秦闻客户端05-10 02:29
■ 赵学潮
清晨,阳光洒满大地,我和妻子前往农贸市场买菜。刚踏入市场,便传来热闹的叫卖声。人群中,一位女士提着一篮桑椹,热情地向我们招手:“桑椹,新鲜的桑椹,又甜又多汁!”她的声音清脆,在嘈杂的环境中格外悦耳。那一篮紫得发亮的桑椹,仿佛带着一丝熟悉的气息,瞬间将我拉回到那遥远而美好的童年。
小时候,老家村东头有个涝池,涝池边有几棵高大的桑树。每到春末夏初,桑树上便挂满了桑椹。起初,桑椹青涩,渐渐由青转红,再由红变紫,最后化作深沉诱人的黑紫色,宛如一颗颗小巧玲珑的黑宝石,镶嵌在翠绿的枝叶间,散发着迷人的光泽,引得我们这些小孩子垂涎欲滴。
于是,下午放学后,我们像一群小鹿,欢快地奔向桑树。有人身手矫健,像猴子一样,“嗖嗖”几下就爬上了桑树,坐在枝丫间,摘下那饱满的桑椹,大快朵颐;有人则在树下仰头张望,不时喊上几声,催促树上的伙伴扔几个下来。我既想上树,又有些胆怯,在树下磨蹭了半天,最终还是按捺不住对桑椹的渴望,鼓起勇气,手脚并用爬上了桑树。
坐在桑树上,我们边摘边吃,桑椹那甜甜的汁液在嘴里流淌,顺着嘴角流出来,把我们的手和脸都染得黑黑的,我们都成了“黑脸小花猫”。彼此看着对方那狼狈又滑稽的模样,忍不住哈哈大笑,惊飞了枝头的小鸟。
直到夕阳西下,暮色渐浓,我们才依依不舍地从树上下来,满身桑椹汁,满心欢喜,各自踏上回家的路。母亲看到我这副模样,总是嗔怪道:“贪吃的小馋猫!”她微微皱着眉头,语气里虽有责备,但更多的是疼爱。我则调皮地吐吐舌头,扮个鬼脸,一溜烟跑开了。
桑椹是我童年的美味零食,它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具有抗氧化、调节免疫、滋阴补血、生津润燥、安神益智等功效。这些功效在现代医学研究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证实。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桑椹情有独钟,常以桑椹入诗,抒发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感悟。在这些优美的诗篇中,桑椹不再是简单的果实,而是承载着文化与情感的载体,穿越千年时光,跨越时空与我们相遇。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孟夏思渭村旧居寄舍弟》中写道:“兔隐豆苗肥,鸟鸣桑椹熟。”这句诗生动地描绘出初夏田园的生机与美丽,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再至汝阴三绝·其一》中也有类似的描写:“黄栗留鸣桑椹美,紫樱桃熟麦风凉。”这句诗描绘了桑椹成熟时的美景,展现了初夏田园的宁静与美好。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桑椹的成熟之美,更赋予了它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一种象征,承载着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妻子买了一盒桑椹。那桑椹颗颗饱满圆润,色泽黑亮,散发着淡淡的果香。回到家,我将桑椹洗净,拿起一颗放入口中,轻轻一咬,清甜的汁液瞬间在口中散开。那熟悉的味道,瞬间唤醒了我心底深处的记忆。我一边品尝着美味的桑椹,一边回忆着童年的趣事。又是一年桑椹黑,那熟悉的味道,依旧是我心中最温暖、最美好的回忆。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