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3小时前
教育部警告:这类网红 “学习神器” 可能摧毁孩子专注力!
在信息飞速更迭的当下,教育领域也被新兴科技和层出不穷的产品不断渗透。为了助力孩子的学业,从智能学习设备到花样翻新的文具,各类号称 “学习神器” 的网红产品,如潮水般涌入家长和学生的视野。然而,教育部发出的警告,却如同一记警钟,让家长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些备受追捧的 “学习神器”—— 部分网红 “学习神器” 可能正悄然摧毁孩子的专注力。
电子产品类的 “学习神器” 首当其冲。以智能学习平板为例,商家宣传其内置海量学习资源,从名师课程到智能辅导,一应俱全,能为孩子打造专属学习方案。但实际情况是,这类设备大多具备上网功能,即便设置了学习模式,仍难以阻挡孩子在学习时被各类弹窗、游戏、视频吸引。比如,孩子本打算利用平板听一节线上数学课,可课中弹出的一条趣味短视频推荐,瞬间就转移了他们的注意力,待回过神,宝贵的学习时间已悄然溜走,一堂课也听得断断续续。研究表明,长期接触此类易分散注意力的电子产品,孩子大脑对刺激的耐受性会增强,对书本、课堂等常规学习刺激的敏感度降低,导致专注力持续下降,难以长时间聚焦于学习任务。
智能手表,也是不少家长眼中的 “学习神器”,它不仅能定位孩子行踪,部分还加载了学习应用。但在校园里,学生们戴着智能手表,课间频繁查看信息、玩内置小游戏的现象屡见不鲜。上课铃响后,他们的思绪还沉浸在刚刚的娱乐中,无法快速回归课堂。智能手表虽有辅助学习功能,却因其丰富的娱乐属性,成为课堂上的 “隐形干扰源”,严重影响孩子在课堂上的专注度,打断他们的学习思维进程。
除了电子产品,新奇文具类 “学习神器” 同样问题重重。市场上色彩缤纷、功能多样的文具琳琅满目,看似能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实则暗藏隐患。一些多功能组合笔,集铅笔、圆珠笔、荧光笔,甚至小风扇、照明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孩子在使用时,常常被这些五花八门的功能吸引,一会儿摆弄小风扇,一会儿试试照明,原本用于书写的笔,沦为了玩具。研究显示,此类功能繁杂的文具会使孩子注意力频繁切换,难以专注于学习内容本身,导致学习效率大幅降低。还有散发各种香味、造型奇特的橡皮,不仅容易让孩子分心,部分还可能因添加化学香料,对孩子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还有号称能提升学习效率的 “智能辅助工具”,如自动翻页器、智能错题打印机等。虽说在一定程度上为学习提供便利,但长期过度依赖,会让孩子丧失自主学习能力,也影响他们专注力的发展。就拿自动翻页器来说,阅读时孩子只需轻轻一按,就能快速翻页,却跳过了自主思考、消化知识的过程,思维的连贯性被破坏。智能错题打印机虽能快速整理错题,可孩子不再深入分析错题原因,只是机械打印,看似高效,实则削弱了学习中的专注思考环节。
孩子专注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相对单一、安静的环境与专注的活动来塑造。而这些网红 “学习神器”,大多以新奇、多样的功能为卖点,本质上是对孩子注意力的过度刺激与分散。长此以往,孩子习惯了这种高刺激、快节奏的信息获取方式,对于需要深度思考、专注投入的传统学习模式,会愈发难以适应。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学习发展,家长和学校必须重视这一问题。家长在为孩子选购学习用品时,应摒弃过度追求新奇、多功能的观念,回归学习工具的本质,选择简单、实用的产品。学校方面,也需加强对学生在校使用学习用品的管理,禁止学生携带易分散注意力的网红 “学习神器” 进入课堂,并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专注学习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育部的警告为全社会敲响了警钟,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正确看待并合理使用学习产品,才能避免网红 “学习神器” 对孩子专注力的破坏,为孩子营造一个专注、高效的学习环境,助力他们在学业道路上稳步前行。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