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海新闻客户端20小时前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5月11日讯 科技创新,平台为基。科创平台既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新资源的主要载体,能够最大力度地攻关技术、最具效率地转化成果、最大程度地支撑产业。近年来,青岛着力强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围绕海洋科技、新能源、智能制造、轨道交通等领域布局了一批高能级科创平台。
在高能级创新平台的关键支撑作用下,青岛原创性科研成果加速涌现。挖掘成果、展示成果、转化成果,青岛正通过海洋科技大市场等平台发力,为前沿成果的发掘和落地构筑桥梁。
近日,由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国资委主办,海洋科技大市场等单位联合承办的2025年度青岛市国家级科创平台成果集中路演活动(以下简称“集中路演”)举行。现场,来自全市13家国家级科创平台的26项成果进行路演和展示;在技术经纪人等群体的牵线搭桥下,这些前沿成果现场在下游企业找“婆家”,最终征集产学研合作意向近百份。
同一时期,“青岛好成果”月度路演暨海洋物联网领域成果发布活动在青岛国实集团举办,来自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大学、青岛海洋科技中心等单位的5项待转化科技成果现场展示,并与“对口”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
近年来,此类“快展示、快转化”的科技成果路演活动在青岛频频上演。通过发挥海洋科技大市场的“桥梁”作用,青岛锚定重点科创平台,在技术经纪人等关键群体的加持下挖掘好成果,并通过路演、对接等形式推动平台成果走出实验室,与市场和产业深度对接,充分释放科创平台技术创新活力,展示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牵引作用,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创新引领的高度:前沿成果技术领先
目前,青岛有全国重点实验室16家、省实验室1家、省重点实验室85家、市重点实验室297家;在技术创新领域,青岛有国家级创新中心3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34家、市级技术创新中心1156家。耦合多类创新资源,这些科创平台为推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锻造了“强引擎”和“加速器”,产出了极具引领性的前沿成果,促进了新质生产力的勃发。
以刚刚举行的集中路演为例,26个项目来自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岛)等国家级科创平台。项目涵盖人工智能、轨道交通、生物医药、新材料、绿色能源、智能装备等青岛重点产业集群,在技术先进性、转化成熟度、发展潜力等方面表现亮眼。
例如,“船载投弃式光纤温深传感器研制及产业化”项目针对船载投弃式海洋观测传感器生产需求中的“卡脖子”问题,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光纤投弃式海洋温深传感器,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海洋科技领域的自主权。
再如,“方位偶极横波远探测测井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依托深层油气全国重点实验室平台,针对井旁隐蔽油气测井技术中“井外探不远、方位定不准”等难题,自主研制了大功率发射、高灵敏接收的超远探测测井装备,开发了数据兼容强、处理速度快、成像效果好的扫描处理软件,核心指标达到或超越国际同类产品水平。目前,相关技术和装备已经应用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巴西石油等国内外油气田,为全球油气勘探提供了中国方案。
这些项目很快就得到了良好的市场反馈,里程碑创投基金总经理盖洪波看好了优质项目的转化潜力。“路演项目均来自国家级科创平台,在平台的赋能下成长,代表着各自领域的尖端水平,在智能家电、轨道交通、海洋、石化等领域的项目技术沉淀非常深厚。”盖洪波表示,通过此类集中路演活动可以发掘、对接优质项目,里程碑chu创投将对润滑油循环利用等项目进行对接,在其市场化的进程中提供资本赋能。
这些项目的发展阶段均已脱离了实验室的“初级”阶段,迈向产业化的“后端”。而将技术领先、贴近市场的成果从“海量”成果中精准筛选出来,依靠技术经纪人的细致挖掘和分类。
技术经纪人、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招商部部长李恺告诉记者,日常对接中,技术经纪人针对国家级平台的项目库进行常态化挖掘和梳理;在活动筹备期,则选出最具转化潜力的项目进行展示。常态化挖掘与精准化推介相结合,青岛用好技术经纪人关键群体,促进科技成果的对接与转化。
成果转化的速度:现场沟通“秒促”合作
科技成果转化并不是一个新话题,科技成果路演在全国也屡见不鲜。看似是用“老形式”开展“老工作”,细看之下,青岛此类活动却不断萌动着新意。
眼睛盯着台上路演的前沿科技项目,手里握着一张成果转化的“快车票”——合作意向卡。在集中路演现场,台下的观众可以随时根据需求填写合作意向卡。而活动现场特设的交流洽谈区成为成果供需双方加速“链接”的“加油站”。
采用“公司+联盟”的运营模式,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面向家电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通过协同创新突破关键共性技术,是一片成果的“富矿”。现场,其孕育的“面部体征检测技术”便十分受追捧。该技术可通过采集30到50秒的人脸数据,计算得出心率、血氧、血压、血糖、呼吸、压力等多项指标;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可进行指标异常预警、慢性病风险预警,给予用户健康干预方案。
在交流洽谈区,该项目产品经理邴兆振与青岛小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相谈甚欢。“我们专注于3D感知技术及其应用,现在在研发皮肤检测领域的相关仪器,嫁接这项技术可实现产品检测更加精准、信息收集更丰富。”小优智能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我们在市场中收集到的数据,也可以通过你们的大模型进行智能分析,能获得更多有价值的报告信息。”邴兆振表示,双方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并互留联系方式,约定进一步结合彼此实际情况进行沟通,推动技术尽快落地。
这样情投意合的合作在一场活动中有近百项:“船载投弃式光纤温深传感器研制及产业化”项目与青岛智晟海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达成接洽意向,正在项目应用方进行实地考察;深层油气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定向井井眼轨迹精准控制技术及其在超深层油气钻井中的应用”项目与青岛智腾微电子有限公司达成接洽意向;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系统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的“CIS工业相机”项目与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术(青岛)有限公司达成接洽意向……
高效对接离不开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技术经纪人全程陪伴。企业的需求是什么、技术的亮点是什么、在产业中落地能产生什么效果……这些单靠技术人员和企业人员无法“说清”的难题,都可以通过技术经纪人进行“翻译”。后续,海洋科技大市场将组织技术经纪人团队持续跟踪对接、链接各类资源,为优质项目落地提供概念验证、企业孵化、融资服务等各阶段扶持,加速成果“落地生金”。
机制创新的深度:挖掘成果加速转化
当前,青岛聚焦加快构建“10+1”创新型产业体系,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强市,正深入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质效提升专项行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此次集中路演通过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市场选择的组合方式,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完善重点科创平台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加快平台关键技术、前沿成果与市场“双向奔赴”,有效提升了成果转化的效能。
进一步打通科技成果发现、遴选、对接路径,推动更多“实验室成果”走向市场,青岛正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依托海洋科技大市场等科技服务平台汇聚更多创新资源,打造科技成果转化良好生态。
海洋科技大市场负责人、市工研院院长滕云枫介绍,聚焦解决科技成果转化堵点、痛点,海洋科技大市场构建了多元主体协同、线上线下融合的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
据悉,线上服务系统以数据技术为驱动,搭建大市场门户网站、科技成果转化业务系统及公众号等渠道,为高校院所、科技企业、技术转移机构提供信息汇聚、宣传推广、供需对接、成果评估、交易结算、技术经纪人管理等线上服务。线下科技服务综合体设有综合服务大厅、科技服务机构办公区和科技成果孵化区,引入专业科技服务机构驻场服务,科技成果孵化区为成果落地孵化提供物理空间。进一步构建成果转化服务矩阵,海洋科技大市场正实施“寻星”“探需”“星火”三大行动,组织专业技术经纪人团队走进高校院所挖掘成果、走进企业探查需求,以服务串联起成果供给和需求端。
此次“高能级平台+硬核科技项目”的路演模式就是一次突破。作为科创体系的核心内容,高能级科创平台一直是青岛创增优势、制胜未来的关键之举。挖掘高能级平台中的引领性成果,并进一步通过举办月度路演、季度路演、产学研对接会等方式集中展示、促进转化,“青岛好成果”的品牌已经逐步在岛城立了起来。
推动科研院所、科技企业、专业服务机构更多主体参与到科技成果转化中,海洋科技大市场已组织项目路演、产研对接等系列活动200余次,促成产研合作120余项,促成融资近3亿元,衍生孵化企业60家。
一段时间以来,海洋科技大市场还立足青岛延展技术转移转化网络,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浙江大市场、郑州大市场等国内沿海沿黄节点城市的20余家专业机构达成战略合作,融入全国技术转移服务网络,努力建成“立足青岛、服务山东、辐射全国、链接国际”的全国海洋科技大市场。(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耿婷婷)
责任编辑:岳文燕
(作者:耿婷婷)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