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客户端4小时前
“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憨态可掬的机器人摆臂甩臀;十多架无人机在广场上整装待发;扫码聆听中华白海豚飙海豚音……5月12日,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年广西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正式启动,不少市民在南宁赶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人工智能大集。
此次活动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普及条例》施行以来,连续举办的第八次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以“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西实践”为主题,将从5月12日持续至18日。
启动仪式现场。
当天,自治区社科联等自治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在广西展览馆举办了广西社科界人工智能赋能社科工作集市,区内多所高校、相关厅局、科技企业和组织带来了硬核人工智能科研成果。
市民在自治区社科联成果书籍展台前驻足观看。
集市现场,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邀请市民免费体验学习制作数字人;广西人工智能协会带来的2个陪伴型机器人也成为不少年轻父母的关注焦点,它们不仅能陪孩子讲故事、聊天,还能为老年人进行健康监测。
憨态可掬的陪伴机器人。
机器人齐舞。
据悉,此次活动周还将举办广西社科普及AI数字人设计大赛,启动首届广西社科界人工智能短视频大赛和第二届广西社科普及讲解员大赛。今年,全区各地、各有关单位将组织社科专家和志愿者深入机关、企业、社区、乡村等基层一线,开展超过1500场次社会科学普及活动。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