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客户端6小时前
王晓莉 中国文化报记者 周传人
潮乐之城的“潮墙”前,舞狮表演与金庸武侠民乐联袂献艺,中心草坪上,皮影戏《孙悟空闹龙宫》热闹上演……春夏之交的浙江省海宁市,以“艺起潮城”为题联动起景区、商圈、交通枢纽,不断激活文旅消费新活力。
“盐官古城——潮乐之城”推出“大潮音乐季”主题活动,肖邦艺术show、音浪派对、城墙音乐LIVE、盐官麦霸KTV等轮番上演。“在这么有历史感的地方听流行音乐,有穿越时空的奇妙感受。”宁波游客许女士说。素有“江南第一灯市”美誉的硖石灯会水上迎灯,在洛塘河上呈现了灯影交织、水陆联动的美景。“早就想来徐志摩先生的故乡转转,没想到体验了这么多活动,既有传统非遗韵味,又有年轻潮流活力,每个活动都像开盲盒。”北京游客李女士说。
据统计,今年“五一”期间,海宁市A级旅游景区、3A级景区村庄共接待游客101.46万人次,其中“盐官古城——潮乐之城”接待游客11.5万人次,“志摩故里·硖石”景区接待游客50.14万人次,分别同比增长317.83%和300%。
在百里钱塘沿线的“潮空间”内,逐潮少年写生团以潮水为灵感创作写生,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将“潮文化”具象化为可触摸的艺术品。在海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内,文化可体验、非遗被看见,从蓝印花布手袋到皮影戏联名奶茶,从硖石小摆灯到甲胄小玩偶……海宁非遗馆还推出“海宁汪菜”销售专区,让海宁农特产品直接面向游客,实现文旅农互促的良性循环。
值得一提的是,海宁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杭海城铁”推出“交旅融合·音乐列车”,通过即兴演奏、声波疗愈缓解工作压力,让艺术成为城市“流动血脉”的守护者。在繁忙的轨道上,长安、皮革城、海昌路等站点化身“微型音乐厅”,小提琴快闪、民谣弹唱、萨克斯演奏等,让候车乘客在音符中邂逅“诗与远方”。
“以文化为舟、以艺术为桨。”海宁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依托丰富的文化底蕴,对古城、古镇、歌剧、戏曲等文化景观及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借助现代都市的时尚资源,构建“演艺+旅游”“非遗+旅游”“市集+旅游”“文化+商圈”等模式,形成“可体验、可消费、可持续”的文旅融合生态。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