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5小时前
在学生时代,记笔记似乎是一种约定俗成的 “好习惯”。老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学生们则在台下奋笔疾书,力求将黑板上的每一个字、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完整地记录下来。然而,一位牛津学霸却打破了这种传统认知,他宣称自己上课从不记笔记,却始终稳坐年级第一的宝座。这一言论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教育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记笔记,难道真的是一个 “低效陷阱”?
我们先来看看大多数学生记笔记的方式。课堂上,为了跟上老师的节奏,很多学生机械地抄写板书,根本无暇思考老师所讲内容的内在逻辑。笔记记得密密麻麻,看似很努力,实则只是在做无用功。等到复习时,面对满页的文字,他们甚至都不记得当时为什么要记录这些内容,知识点之间也毫无关联,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就像在高三二轮复习阶段,超 60% 的学生每天学习超 12 小时,看似拼命刷题、熬夜整理笔记,结果提分效率仅为专注者的 1/3,深陷 “低效勤奋” 的泥潭。他们中的一些人,笔记做得如同 “艺术品”,用彩色记号笔绘制精美思维导图,却从未真正将知识装进脑袋,上课只顾抄板书,完全忽略老师强调的重点。
而牛津学霸之所以能在不记笔记的情况下取得优异成绩,关键在于他掌握了高效的学习方法。他在课堂上全神贯注地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努力理解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当遇到重要内容时,他会在脑海中进行深度加工,将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体系相融合,形成长期记忆。例如,在学习物理概念时,他不会仅仅满足于记住公式和结论,而是会深入思考公式的推导过程、适用条件以及与其他概念的关联,通过这种方式,他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记忆也更加牢固。
相比之下,记笔记的过程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忙于书写时,他们的思维容易被打断,无法跟上老师的思路,错过一些关键的讲解。而且,记笔记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课后学生可能还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来整理笔记,这无疑加重了学习负担。此外,过度依赖笔记还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认为只要记下来了就等于学会了,从而忽视了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记笔记就完全没有用处呢?当然不是。记笔记本身并没有错,关键在于如何记笔记。如果能够将记笔记与高效学习方法相结合,笔记也可以成为学习的有力工具。例如,在记笔记时,学生可以先认真听讲,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大致框架和重点,然后用自己的语言简洁地记录下来,重点标注出自己的疑问和思考。课后,再对笔记进行整理和补充,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要定期回顾笔记,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牛津学霸的经历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不要盲目地陷入记笔记的 “低效陷阱”。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思考,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记笔记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学习的目的。只有当我们学会了如何学习,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取得优异的成绩 。#创作挑战赛八期#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