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客户端6小时前
大皖新闻讯 今年以来,安徽降雨较常年同期偏少5成,旱情逐步显现。5月15日,记者从安徽省水利厅获悉,截至目前淠史杭灌区工程、引江济淮工程、驷马山引江工程、淮水北调工程四项重大水利工程已累计跨区域调水11.64亿立方米,有力保障了合肥、江淮分水岭地区及皖北地区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
自去年10月份以来,淠史杭灌区降雨较常年同期偏少5成以上。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积极督促灌区各县区加强中小型水库和塘坝蓄水管理,尽可能采取多引、多拦、多蓄等措施补充内部蓄水,增强抗旱供水保障能力。淠河灌区自4月中旬开始持续以日均200万立方米向合肥城市供水,史河灌区于4月16日引水开始农业灌溉,杭埠河灌区自2月启用龙河口引水工程以日均20万立方米规模向合肥市常态化供水。今年以来,淠史杭灌区三大渠首累计引水6.30亿立方米,统筹保障合肥、六安城市供水和灌区水稻栽插用水需求。
为保障沿淮及淮河以北地区城乡生活、生产和农业等用水需求,4月10日至22日,引江济淮工程向淮河流域第一轮调水约0.6亿立方米。5月2日至12日,引江济淮工程向淮河流域再次调水1.31亿立方米。长江水沿着蜀山泵站、东淝闸、西淝河北站等各级泵站输送至淮河流域,有力保障了沿线居民生活生产生态用水。
为应对驷马山灌区面上降水量较常年偏少近7成的严峻形势,2月14日驷马山灌区乌江泵站就进入供水模式。随着江淮分水岭地区旱情日益显现,驷马山上游灌区及合肥等城市用水吃紧,4月12日,驷马山滁河一、二、三级站全线开机。肥东县黄疃一级站以每秒15立方米的流量向合肥肥东供水。截至目前,驷马山引江工程已持续运行70天,累计提调长江水1.57亿立方米,全力保障滁州、马鞍山、合肥用水需求。
去冬今春,因皖北地区无有效降水,淮北、宿州两地河湖蓄水量日趋减少,同时,随着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逐步投入运营,地表水取用量攀升,亟待通过外调水源进行补充。1月23日,淮水北调工程启动调水工作,供应沿线各市县(区)生产生活等用水需求。今年以来,已完成两轮调水,正开展第三轮调水。截至目前,已向宿州市、淮北市、蚌埠市调水1.40亿立方米。
安徽水利部门将继续发挥重大水利工程作用,通过"蓄、引、提、调、节"一体化手段,千方百计增加有效水源,确保城乡居民用水安全,保障工业和农业灌溉用水需求,牢牢掌握水旱灾害防御主动权。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
编辑 许正文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