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新闻客户端4小时前
5月10日,是山东春季高考知识考试的开考日,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学生姜昭鹏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踏上了奔赴考点的路途。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生死考验,却让这一天变得意义非凡。
时间回溯到那惊心动魄的8点10分,姜昭鹏和同学一同登上了前往考点的网约车。仅仅过去1分钟,原本正常行驶的行程被打破,同学突发心梗,瞬间倒在了姜昭鹏身上,紧接着癫痫、心脏骤停等一系列致命症状接踵而至,情况万分危急。
生死攸关的时刻,姜昭鹏凭借着在学校专业课上学到的急救知识,与时间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赛跑。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他对同学生命的尊重与珍视,他深知,每一秒的延误都可能意味着生命的消逝。
这时,网约车司机王涛也迅速加入这场救援行动。他当机立断联系交警说明情况,在得到准许后,为了争取时间,连闯6个红灯,原本需要15分钟的车程缩短至7分钟,以最快的速度将患者送到了烟台山医院。
从发病到急诊抢救,心脏骤停30分钟的同学在8点50分奇迹般地恢复了心跳,这无疑是生命给予这场救援最温暖的回馈。姜昭鹏将同学送进急诊室急救后,第一时间与学校老师进行了沟通报备。在确认现场暂时不需要自己后,他准备赶往考点参加考试。但由于之前的延误,迟到时间过长,他未能参加10号上午的语文考试。
然而,姜昭鹏却坚定地说道:“考试一次没考还有下次,但是同学的生命只有一次,错过了就不会再重来。”这质朴的话语,不仅展现了一个年轻人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更让我们看到了他内心的善良与担当,在利益与生命的天平上,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在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行动起来。他们严格核实情况,按照规定程序启用副题,为姜昭鹏安排了补考。这一人性化的决策,不仅体现了教育部门对学生的关怀与理解,更彰显了制度的温度与弹性。
这一事件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社会上激起了层层涟漪,引发了广泛关注与热议。
从教育的视角来看,过去常常过分强调考试的成绩和分数,将其视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然而,姜昭鹏在这场危机中的选择,让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教育,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更重要的是塑造一个个有温度、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社会栋梁。姜昭鹏用自己的行动,为教育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内涵,那就是让学生在面对生死抉择时,能够坚守内心的道德准则,做出正确的选择。
正如网友所说:“最好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向善,最好的制度,是让人活得有尊严。”姜昭鹏之举,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力量,也让我们坚信,一个充满温暖与善意的社会,必将培育出更多有勇气、有担当的优秀人才。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策划/刘丹 覃淋
文/周雅萌
主播/汪林静
视频/贺琰竹
编辑 杨羽
二审 杨韬
三审 覃淋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