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5小时前
深夜十一点,我翻来覆去睡不着,手机屏幕亮起,班级群里弹出一张照片 —— 女儿蜷缩在宿舍小床上,抱着毛绒兔子玩偶,眼睛哭得通红。老师发来消息:“孩子想家,一直在掉眼泪,枕头都湿了一片。” 看着照片,我的心像被揪住一样疼,记忆瞬间被拉回到送她去住校的那天。
开学前一个月,我们就开始为住校做准备。给她买了印着卡通图案的床单被罩,新的洗漱用品,还反复叮嘱她要记得多喝水、按时睡觉。可当真正把她送到宿舍,看着她小小的身影站在陌生的环境里,不安地攥着衣角,我突然开始怀疑自己的决定是不是太残忍。那天离开时,她强忍着眼泪说 “妈妈再见”,我转身的瞬间,听见了她压抑的抽泣声。
第一周的每个夜晚,我都在煎熬中度过。担心她不习惯食堂的饭菜,害怕她不会洗衣服,更心疼她躲在被子里偷偷想家。有次半夜,我实在忍不住给她发消息,过了很久,她只回了一句:“妈妈,我想你。” 短短五个字,让我泪水决堤。我甚至想冲到学校,把她接回家,再也不让她受这份委屈。
但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坚强。慢慢地,班级群里开始出现她的笑脸。她和室友一起做手工,在晚自习后分享小零食,还参加了学校的绘画社团。有天视频时,她兴奋地给我展示自己洗得不太干净却叠得整整齐齐的校服,骄傲地说:“妈妈,我现在会自己照顾自己了!” 那一刻,我既欣慰又心酸,原来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她正在悄悄长大。
三个月后,学校开放日,我见到了许久未见的女儿。她站在宿舍门口迎接我,眼神明亮自信,和开学时那个哭鼻子的小女孩判若两人。她拉着我介绍室友,热情地分享宿舍里的趣事,还主动带我参观她整理的书桌,上面贴着课程表和学习计划。看着她有条不紊地安排生活,我突然意识到,住校的这段经历,不仅没有让她退缩,反而让她学会了独立和坚强。
如今,女儿已经在学校生活了一年。她不再是那个哭湿枕头的小女孩,而是变成了能自己解决问题、主动关心他人的 “小大人”。周末回家时,她会帮我洗碗、打扫房间,还会分享学校里的见闻。有次我感冒发烧,她学着我以前照顾她的样子,给我端水拿药,轻声说:“妈妈,你好好休息,我来照顾你。” 听着她的话,我满心都是感动。
回想当初的犹豫和心疼,我终于明白,成长本就是一场充满挑战的旅程。第一次住校的泪水,是孩子对未知的恐惧,也是破茧成蝶前的挣扎。虽然过程让人心疼,但正是这些经历,教会了她独立、勇敢和坚强。作为妈妈,我能做的不是把她护在羽翼下,而是在她需要时给予支持,然后放手让她去探索属于自己的世界。
窗外的月光洒进房间,我看着手机里女儿最近的照片,嘴角不自觉上扬。那个曾经哭湿枕头的孩子,已经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稳,而我,也在陪伴她成长的过程中,收获了满满的惊喜与感动。#创作挑战赛八期#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