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4小时前
北京植物园内、卧佛寺之东侧,有一个独立的院子,院内有座覆钵式白塔,那便是孙传芳墓。孙传芳与张作霖、吴佩孚并称为“北洋三大军阀”。1935年11月13日,已放下屠刀、皈依佛门的孙传芳,在天津居士林打坐唪经时,一女子走到他身后连开三枪结束了他的生命,时年五十一岁。刺杀他的是施从滨之女施剑翘。
孙传芳被刺杀的前因后果,须从1924年的第二次直奉战争说起。
第二次直奉大战,因冯玉祥临阵倒戈,令直系军阀吴佩孚一败涂地。奉系军阀张作霖占据了北京。随后奉军一路南下占据了山东、安徽、江苏、上海。而奉军的军纪之坏是出了名的,到处敲诈勒索、奸淫妇女,江南百姓怨声载道。
直系将领孙传芳时任浙江军务督办,他一心要把奉军赶出江南。不久,南京、上海爆发了士绅百姓抗议奉军种种暴行的请愿游行。奉军将领没有意识到,这是孙传芳军事进攻前的政治攻势和舆论准备。
1925年10月15日,孙传芳通电讨伐奉军,随即派一个师进攻上海,一个师袭占丹阳、截断奉军的补给线,另派一个师经宜兴进逼南京。占据上海的奉军将领邢士廉逃入租界。驻南京的奉军将领杨宇霆弃城而逃。张作霖任命的安徽督军姜登选不等浙军来攻,便逃离了蚌埠。孙传芳的军队沿津浦铁路两侧乘胜北上。
张作霖听说南京上海失守,急派张宗昌率领五千人的白俄军队南下,欲夺回南京;另派施从滨率一混成旅去收复安徽,任命施从滨接替姜登选,任安徽督办。
施从滨的军队到达蚌埠后,脚跟还未站稳,就遭到浙军两路大军夹击,纷纷溃退。蚌埠遂被浙军占领。乘胜北上的浙军与张宗昌募集的白俄兵遭遇了。这些白俄每到一处便奸淫烧杀无恶不作,打起仗来,赤膊上阵,一手拿着白兰地酒瓶,一手端着刺刀枪,一边狂饮,一边冲杀。浙军尖兵五十多人被白俄军包围,死的死伤的伤。受伤的士兵被白俄兵割鼻、剜眼,挖出心肝取乐。浙军一个团的后续部队上来之后也抵挡不住白俄兵,副团长被打死,士兵伤亡惨重。团长急令后撤,调来机枪、大炮一顿狂轰滥扫,打死打伤白俄士兵八百人,活捉三百人。白俄的铁甲车被迫后撤逃跑。在经过一座铁路桥时,桥上满是撤退的奉军士兵,铁甲车就在人群中轧了过去!而施从滨就在铁甲车里。跑到固镇这个地方,铁路已被拆毁,铁甲车倾倒路旁,施从滨和白俄将领聂恰也夫束手就擒。
关于这段细节,孙传芳的墓碑上是这么说的:“(张宗昌)募白俄劲卒数千为佐,号铁甲车队,军长施从滨主之。君(孙传芳)御诸固镇。民患俄卒淫略,伺间断所经铁轨。君(孙传芳)从两翼抄击,复临以重炮。铁甲尽毁,俘从滨及俄将聂恰也夫,斩以循。”
此时的施从滨已年近花甲,被俘之后没想到会被杀,所以并未惊慌,还对孙军士兵说:“你们辛苦了。”见到孙传芳,他还行了军礼。孙传芳躺在大烟榻上连身子也没动,笑着说:“施老你好啊?你不是来安徽当督办的吗?马上去上任吧!”命人将施从滨和聂恰也夫拉出去杀了,暴尸悬首,上挂红布白字条幅:“新任督抚施从滨之头”。军阀混战,像施从滨这样的高级将领,即使被俘一般也不会被处死。孙传芳为什么要处死施从滨?后人分析,一是他此时连打胜仗,有些飘飘然;一是想给手下将领立威。
孙传芳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占领了安徽、江苏两省和一个上海市。福建、江西等地的军阀纷纷通电祝贺,表示愿意接受孙传芳的指挥。孙传芳约他们到南京共商大计,成立了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孙传芳任总司令。
孙传芳的五省联军最后败给了蒋介石的北伐军。为了谋求东山再起,孙传芳投靠了张作霖,先出关去了东北,后来徙居天津,创办了居士林,整日念经打坐。表面上看,孙传芳已经放下屠刀了,实际上他一刻也没有放弃重振旗鼓的打算,只是多方努力没有结果而已。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人也开始打孙传芳的主意,想拉他当汉奸。如此说来,被刺身死对他来说不失为一个不错的结局。
关于孙传芳之死的另一种说法是:蒋介石的特务组织通过施从滨的侄子、师长施忠诚,唆使施从滨的女儿施剑翘,以替父报仇的名义刺杀了孙传芳。
孙传芳墓门上的楹联写得很有意思:“往事等浮云,再休谭岱麓松榆,遑问江东壁垒;敛神皈净土,且收起武子家法,来听释氏梵音。”
孙传芳墓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至今还保存完好,不能说不是个奇迹。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