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日报客户端3小时前
在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集体经济创业一条街上,宁夏铁桥菊莲食品有限公司无菌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全自动生产线将凉皮、燕面揉揉等产品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包装工位。得益于180万元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扶持,这家企业通过盘活闲置营业房扩容增产,仅用4个月便实现产能翻番,产品畅销新百连超、华润万家等大型商超。
从闲置营业房到现代化无菌车间,从沉睡资产到高效产能,转变的是形态,一以贯之的是产业向智、向绿、向高的转型升级,不仅激活了存量空间,更盘出了产业活力,培育出优质增量。放大视野,全区各地因“盘”而“活”的例子不胜枚举。银川市通过盘活盈华商厦近7500平方米的闲置资产,让楼宇经济成为当地富民兴业的“金饽饽”;石嘴山市通过政企联动、资源置换,使企业闲置厂房与蒸汽管网再获新生……一场场“腾笼换鸟”的精彩蝶变,正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盘活,是为了做优;做优,能够带动盘活。诸多实践证明,用发展的眼光统筹做优增量与盘活存量,把每一次盘活,都当成产业转型升级的契机、城市向美蝶变的良机、百姓生活向优跃升的转机,让资源盘活与产业升级同频、与城市更新共振、与群众需求呼应,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自然持续涌现,优质增量的蓬勃发展也就水到渠成。
更进一步说,很多时候,盘活存量也需要更多想象空间。除了空置的楼宇、闲置的土地、沉睡的老厂房,那些体量小却创新活跃的新锐企业、深藏巷陌却底蕴深厚的老字号品牌,利用率低下的公共设施空间等,同样蕴藏着发展的动能。当我们跳出传统认知的局限,拓宽“盘什么”的边界,才能打开更广阔的盘活空间,让每一处沉睡的资源都能焕发新的光彩。
归根结底,不给资源设限,从发展大势中寻找盘活灵感,将更多存量视为宝贵的资源去挖掘,打开盘活的想象空间,下好做优增量盘活存量一盘棋,城市发展的活力释放、产业升级的动能增长将会更加澎湃、强劲。(赵慧)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