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3小时前
新华社南宁5月19日电(记者黄凯莹、田子骏)5月19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主题为“锦绣山河,美好旅程”。有别于传统旅游的跋山涉水,近年文旅市场兴起“无压力”式的山岳游和水上项目,让更多人以轻松姿态邂逅山河之美。
在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大瑶山盘王界景区,不爬坡、不走台阶也能赏遍“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美景。搭乘1650米的索道缆车进山后,直通8公里平坦悬崖步道,两座百米垂直观光电梯步道将上下两层步道串连,形成“一路坦途”的环线。
大瑶山盘王界景区经升级改造后,于2025年元旦开业。“开业当天,景区就正式获颁‘全国山岳型无障碍示范景区’的牌匾。”景区总经理黄美玲说,一系列的无障碍建设不仅面向残障人士,还可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幼童等提供人性化的旅游环境,青壮年的客群也能有更舒适的体验。
景区内的山体状似莲花,到处是茂密的植被,风光壮丽秀美。“第一次体验‘翻’过几个山头也不觉得累,老人和孩子都没喊累。”来自上海的“90后”游客张筱宇说,以往的登山旅游过程中,疲惫就是看美景的“代价”,但这回一路走来消耗的体力不多,还有精力体验景区里的“飞拉达”(铁道式攀登)和高空蹦床项目。
近年来,“轻松模式”的山岳游已不是新鲜事。在某社交平台,“无痛爬山”话题有笔记超过9200篇,网友们纷纷晒出在陕西汉中、浙江桐庐县、湖南张家界等多地坐扶手梯、直梯爬山的“打卡”图文、视频。“无障碍建设让山岳游的门槛降低至‘全年龄层友好’,显著扩大了景区的客群。”黄美玲说。
“跋山”可以“无痛”,“涉水”也可以“松弛”。从前,漂流这一经典的“涉水”旅游项目以惊险刺激著称,但去年火遍全国的“窝囊漂”却创新性地将漂流变慢、变悠闲。
在水流平缓、清澈见底的河段,穿戴护具仰卧平躺,以“随波逐流”的方式沉浸式感受山水交融的自然之美……
这是广西兴安县猫儿山景区在2024年推出的“窝囊漂”项目。在相关热搜视频下,许多网民感叹“松弛感十足”。
“我们开发‘窝囊漂’主要是源于对资源禀赋与市场趋势的双重研判。”景区副总经理黄瑨说,一方面,猫儿山是漓江源头,水质清澈、流速稳定,是开展安全型亲水活动的绝佳天然场域;另一方面,文旅市场“重疗愈”的需求趋势日益明显,“窝囊漂”通过“零技能”“零压力”且低风险的方式实现身心放松,很好地迎合了这一新兴需求。
“窝囊漂”走红以后,广西灵川、龙胜、资源等县也纷纷推出类似项目。对于“无压力”山水游的兴起,南宁师范大学旅游规划与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曹世武认为,在消费升级与情感需求驱动下,“看风景”转向“入场景”,游客需求的侧重正从传统观光转向注重体验的“情绪价值”,“无压力”旅游模式通过场景重构与服务创新切中相关需求。未来,伴随着康养游、银发游、亲子游等细分市场扩容,此类模式有望持续释放增长潜力,成为旅游行业提质升级的新动能。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