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热点3小时前
方便群众诉讼、就地化解矛盾、融入重大项目司法服务保障……近年来,东乡县人民法院达板法庭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巡回审判助力乡村治理,用当地语言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让法治阳光温暖各族群众。
“法官,我是真的没有办法了,货款再要不回来,不仅无法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就连员工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2024年7月,一起催要货款的买卖合同案在达板法庭审理。面对原告公司因货款未到位而陷入的经营困境,办案人员迅速行动,制定出一套解决纠纷的方案。
20天后,办案人员在被告厂房院内进行巡回审判,因双方争议较大,庭审中双方未能达成协议。庭审后,考虑到原告面临的困难,办案人员认为单纯的判决不能解决原告的困难,该案调解结案且让原告以最快速度领到货款才能达到最好的社会效果。为此,办案人员对双方当事人做了大量的调解工作,最终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2024年底,在达板法庭干警的帮助下原告领到了全部货款。这起买卖合同案件的圆满解决,正是达板法庭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的生动体现。
多年来,达板法庭坚持把非诉解纷机制挺在前面,依托乡镇综治中心,每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与辖区多元解纷力量的衔接,联合乡司法所、派出所、妇联组织,推动纠纷化解从法庭“单打独斗”向基层“协同发力”转变。不断完善专业调解队伍,从基层经验丰富的退休干部、村两委成员中选聘专职化调解员,联动参与和努力推动多元解纷工作格局,全面推进诉调对接,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发现、就地调处、就地化解。2024年,共调解各类民商事案件135件,调解成功率100%。
为保障各族群众的合法权益,达板法庭主动转变司法服务模式,从传统的“坐堂断案”转变为“送法上门”。法庭干警们站在维护民族团结工作的第一线,用少数民族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开展审判、调解工作。他们跋山涉水深入田间地头,只为定分止争;走街串巷耐心细致做群众工作,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切实保障各族群众平等享有权利、平等履行义务。
来源丨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晓云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刘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