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壹点客户端8小时前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评论员 张泰来
近日,一则“顶级期刊正文惊现国骂”的消息引发关注。一篇刊发在国际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上的论文,竟然出现了liujiamingshidaXX (刘某某是大XX)的表述。而刘某某就是这篇论文的第二作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1级硕士研究生,论文的第一作者武某则是刘某某的导师。
真是活久见。带有辱骂意味的表述出现在学术论文中。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如此明显的错误,编辑竟然没有及时发现,而刊发论文的期刊居然还是业界的顶刊。这也太匪夷所思了,顶刊就这水平?这样的错误都能出现,审核何在?顶刊到底“顶”在哪?
此事虽然看似只是作者之间的个人矛盾,但影响很坏,且关乎学术公平,已经不能等闲视之。目前,刊发论文的期刊方表态跟进调查,相关部门及高校也应当及时回应舆论关切,针对此事展开调查。
这句疑似脏话的非正常表述到底是谁写在论文里的?在正文里加上如此突兀的一句用意何在?其中是否涉及不当署名或者其他的学术不端?根据报道,论文刊发于去年年初,而刘某某于当年9月进入国内某顶尖学府读博,两者是否存在某种关联?公众关于此事的这些问号,都需要相关部门用详实的调查一一拉直,并根据调查结果,对相关责任人予以应有处理。这是应对舆论的正确姿态,也是维护公平公正学术环境的必然要求。
值得警惕的是,部分学校和科研院所的学术评价体系似乎存在着某种“唯洋是举”的价值取向。
部分学校和院所将在国际期刊发文当作考核和评优评先的重要指标,一篇论文只要是在国际期刊上刊发,就身价倍增,论文的内容和质量反倒被忽视了。以至于,有人把在国际期刊发论文当作升学和晋升的捷径,也由此催生出一批单纯以牟利为目的的国际水刊。今年3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就曾发文,将5本国际期刊定性为“论文工厂”。
对于某些对国际期刊抱有执念的单位而言,此次事件不失为一次提醒。评价一篇论文的好坏还是应当看论文的内容及其对学术研究的贡献,而不是只看发文期刊的级别。不是所有发表在国际期刊的论文都是好论文,即便是所谓的国际顶刊,不也同样出现低级错误了吗?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