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3小时前
我是2023年10月加入银龄书院的,至今已有一年半了,时间虽然短,但是我的收获满满。
我加入银龄书院还是我的女儿牵的线。她去逛地坛书市看到了银龄书院的演出,回来就跟我说,我给您找到了个好地方,您和银龄书院的薛晓萍老师联系一下吧。
于是,我就联系了薛老师,薛老师说银龄书院没有门槛儿,加入银龄书院我们欢迎啊!一句话给了我定心丸,就这么简单,我成了银龄书院的一员。
我第一次参加演出是在北京图书大厦。薛老师安排我给大朋友和小朋友讲《小红帽的故事》,站在台上,我看到薛老师向我投来信任的目光,她在给我打气呢。我一下子就放松了,我用小红帽、妈妈和大灰狼三种不同的声音把故事讲完了,赢得了观众的掌声,完成了演出任务。
我来到银龄书院读的第一本书是薛老师写的书《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一本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真实记录,也是一本老年朋友的教科书,我们应该积极推广这本好书,让更多的老年朋友受益。“温暖一个是一个”,这是薛老师的金句。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就是人间的大爱!
银龄书院开展阅读活动的形式很多,我最喜欢最受感动的是《人间最后一封信》。我坚持每天十分钟,经过73天的朗读完成了自己的心愿。读到动情之处几度哽咽不能自已,我是流着眼泪读完的。它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份爱的传承,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与温暖!
银龄书院的日常阅读活动,是从每天早上诵读早安卡开始的。薛老师精挑细选每周一个词牌、每天一首古诗词,我总是在期待着。
我认真地做好传递者,每天我都要把古诗词抄写下来;找出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并注上音;然后查找它的译文,百度上没有的,再查工具书。了解清楚了这首诗的作者、朝代和写作背景,这样才能读出诗人的感情。古诗词不好读,我都做到了一字不差。
通过诵读古诗词,我体会到古诗词的魅力在于能让我们在文字间穿越时空,感受古人的情怀与智慧,让心灵得到滋养与成长。
我今年七十多岁,很荣幸能在有生之年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广播电视台录制节目。感恩薛老师的引领!这都是很难忘的事情。
银龄人艺术团还多次到养老机构送温暖、献爱心,到北京图书大厦、地坛书市等做公益阅读推广演出,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悄悄的告诉老年朋友,我还是一个乒乓球爱好者,也是基本功天天练。
作者:姜淑颖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