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新闻客户端4小时前
扬子晚报网5月22日讯(记者 王夕悦)5月22日,美籍华人鲁照宁文物史料捐赠仪式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以下简称“抗馆”)举行。此次捐赠的37件(套)文物史料,包括一条美国制造的丝巾、报道日军飞机轰炸南京的英文报纸,反映中国军民抵抗日本侵略者事迹的相关国外杂志、报纸,与二战时期航空相关的英文书籍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批珍贵文物史料如同穿越时空的无声证人,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残害中国平民、1937年淞沪会战、苏联飞行员来华助战等重要历史事件再添铁证,将那段波澜岁月再现于世人面前。
捐赠史料当中有几份英文报纸和杂志记载了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对南京等中国大城市的空袭以及中国空军奋勇反击的事迹。一份1937年9月26日发售的The New York Times(《纽约时报》)封面报道:“(9月25日)80架日军飞机对南京进行长达7个小时的轰炸,造成200人死亡和严重破坏,一座价值100万美元的发电厂被炸毁。中国空军飞机在夜晚进行了反击,攻击了日军占领的杨树浦机场。”
此外,还有一批外国杂志证明,日军侵华暴行不容抵赖和篡改。一本1938年1月10日发售的Life(《生活》)杂志报道:“日本侵略者给中国政府的首都南京带来了‘一周的地狱般的日子’。”
部分史料反映了中、苏、美等国并肩抗击日本法西斯的历史。其中一本1938年11月12日出版的Colliers(《柯里尔》)周刊刊登了美国飞行员Elwyn Gibbon(埃尔·温吉本)撰写的文章。文章引用的照片与苏联援华相关,文章还透露了一个信息,即早在全民族抗战爆发初期的1937年秋天,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飞行员到达中国支援中国抗战,他们组成了“空军外籍军团”。
此次捐赠的实物史料中,有一条美国制造的丝巾较为特别,上面印着1945年9月3日前后发售的Stars and Stripes(《星条旗报》)头版版面,头条标题为“日本无条件投降仪式在20分钟内完成”,记录了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这一重要历史事件。
据了解,这是鲁照宁第七次向抗馆捐赠抗战文物史料。鲁照宁1964年生于南京,16岁时移民美国。截至今年,他在海外义务从事抗战文物史料征集研究工作已有21个年头。未来,其收集和捐赠的文物史料将助力历史研究,为铭记英烈事迹、讲好抗战故事、传播和平声音发挥作用。
(主办方供图)
校对 陶善工
编辑 : 盛媛媛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