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5小时前
“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鲁迅在《呐喊·自序》中,对这段辛酸的生活作了这样的回忆。鲁迅所说的“质铺”,就是旧社会时遍布绍兴城乡的当铺,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百业萧条、民生凋敝的黑暗现实。
当铺作为旧社会一种独特的行业,一开始就以急人所急的面目出现,实质上是民间高额信贷机构,当铺专门收取抵押品、放高利贷,主要通过压低当值牟取暴利,那时,社会上流传的“穷死莫去当,屈死莫告状”的话语,正反映了当铺盘剥的残酷性。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而言,当铺是商品经济社会的必然产物,它的出现即促进了社会货币经济的流通,只是那些经营者以“救济者”的姿态面世,从而在传统理念下维持了它近千年的历史。
这枚新发现的嵊县甘霖镇“仁德号”当票正是见证了旧社会劳苦大众那一段辛酸的生活史。据《嵊县志》载,县城于同治十三年(1874)首开启源当铺,光绪年间有宝善、阜成;石璜有积庆、黄泽有善祥等相继开业,日军侵占期间城内3家当铺被毁,民国36年县城又开友成当铺。
直至1949年解放时,当铺均告停业,作为高利贷剥削的象征,旧时的典当业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仁德号”当票是旧社会没落阶级统治下的中国社会民不聊生景况的生动折射与真实写照。
---原刊于《今日嵊州》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