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客户端5小时前
5月22日,国网合肥供电公司通过合肥虚拟电厂完成了首笔分布式光伏绿色电力中长期交易。本次交易实现了分布式光伏资源的灵活调度,通过市场化机制为全市新能源消纳拓展新路径。
当日上午9点,国网合肥供电公司能源服务技术中心客户经理翟承达登录安徽省电力交易中心平台,对安徽合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光伏电站将于今年6月1日至7日上网的绿色电力进行挂牌。经过多个购电方的竞价比较,该单于上午10时05分成功完成交易,成交电量1000千瓦时,成交均价440元/兆瓦时。
安徽合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厂房屋顶等地建设了一座容量为2.1兆瓦的分布式光伏电站,于2023年1月正式并网。电站年均发电量约210万千瓦时,采取“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9成以上电量由厂区自用,午间企业休息时段恰逢光伏出力高峰期,这部分富裕电量计划通过电力现货市场进行交易,年均上网电量约12000千瓦时。
“绿电中长期交易价格视市场行情而有所波动,用电负荷、光伏出力等因素对价格影响较大,完成交易的客户将同时获得绿电和绿证的使用资格,可以助力相关购电单位完成国家规定的消纳指标,同时也可以通过市场化机制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翟承达说。
合肥虚拟电厂于2020年2月投运,截至目前接入资源1205.3兆瓦,其中光伏228.22兆瓦,储能站227.4兆瓦,其他可调节负荷749.68兆瓦。系统将全市光伏电站、储能电站及可控负荷等聚合成一个虚拟的可控集合体,实现电网调压、调频、调峰调度,有效提升电能质量和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保障合肥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2022至2024年的迎峰度夏晚高峰期间,国网合肥供电公司通过省调源网荷储平台及合肥虚拟电厂的省地两级协同调度,引导全市多个充、换电站运营商及11座用户侧储能参与削峰,在不影响客户体验情况下的,通过虚拟电厂平台最大调节46兆瓦的可控资源。
2024年7月22日至23日,国网合肥供电公司通过合肥虚拟电厂参与长三角富余需求侧可调节资源省间互济交易,在午峰时段安徽支援上海3.1万千瓦电力,为长三角电力平稳供应贡献力量。
“电力保供只是合肥虚拟电厂发挥的重要作用之一,实际上它还具备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等功能。”国网合肥供电公司能源技术服务中心负责人徐伟刚介绍,虚拟电厂将分布式光伏电站汇聚为一个新能源发电企业,以之作为市场主体参与电力中长期交易,旨在提高新能源市场消纳水平,降低用户用电成本。
根据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2025】136号文及《安徽省绿色电力交易实施细则方案》(2025年版),5月31号以后新投运的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
今年2月,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完成合肥虚拟电厂能源聚合商资质注册,并在安徽省电力交易中心网站公示,3月合肥虚拟电厂和安徽省电力交易平台完成系统互通,从而具备了交易资格。截至目前,该公司虚拟电厂已完成全市25兆瓦分布式光伏代理协议签订、78兆瓦负荷侧资源合同签订。
下一步,合肥虚拟电厂计划进一步扩大分布式绿色电力交易的覆盖面和交易量,积极推动虚拟电厂与多种能源形式的融合创新,助力新能源消纳的同时,打造多能互补的发展新格局,建设更清洁、更低碳、更安全的新型电力系统。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