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8小时前
就“小学食堂绞肉机惊现活蛆”事件,浙江宁波市教育局通报调查处理结果:市教育局分管副局长、市场监管局朗霞市场监管所所长停职检查,姚北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校长停职检查,分管副校长免职,负责小学部食堂管理的总务处负责人免职。
追责到人,严肃处理,是对食品安全底线红线的维护。从网友曝光引发全网关注,到联合调查组开展调查,再到通报结果、成立驻校工作专班,当地教育局处置的速度与力度,也反映出重视程度。眼下,违规事实已经确认,相关责任人被严肃处理,但不能不说,舆论的震惊并未抚平,很多家长仍然心有余悸。
我们当然希望,“绞肉机未及时规范清洗”只是偶然事件。但瘆人一幕的出现,也让人不得不追问:如果没有家长陪餐,如果这名家长监督得不够细致,那么这样恶心的绞肉机是否会直接用来制作学生餐?食品安全问题无小事,校园餐食安全更是高度敏感。从饭菜吃出异物,到学生餐被指“吃不饱”,从师生食堂品质“双标”,到一餐一食“雁过拔毛”……尽管违规事件确属偶发,但都严重影响公众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也呼唤拿出更为有力的监管举措。
去年11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强调校园食品安全要落实学校主体责任,校长应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此次事件通报中,第一条也是“责令学校立即完善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机制”。责任要求十分明确,关键是落实到位,不能只是“墙上挂挂、口头说说”。
在这方面,充分的外部监督十分重要,以此次事件为例,媒体普遍提及了一幕——在家长陪餐发现问题之后,一名疑似校领导的男子在讲话中表示,“我也很痛心,希望大家不要去发抖音、小红书和朋友圈。你们这样做了,对我们学校,包括对你们,也不是……”这段没说完的话,逻辑难以自洽,更提醒着以阳光公开整顿彻底“去垢”的重要性。教育部门一再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建立家长陪餐制度,将之落实到位,并建立起更为有效的震慑监督机制,就是为孩子们筑牢食品安全的底线。
学校食堂关乎孩子的健康成长,承载着家长的信任与期盼。让监督更加便利化、日常化,就更能从源头降低风险。在各地实践中,已经探索出一些做法。比如,普及“互联网+明厨亮灶”,不断减少监控死角,让校园餐制作的相关过程能被看得清楚。再如,拓展更多元的举报渠道,让涉校园餐的违法违规乱象被及时发现和叫停。
一年四季无论哪季,都要夯实责任、加强监管,对于违法违规者“零容忍”,切实堵住校园食品安全漏洞。让每一个关键领域、每一个细微环节都晒在阳光下,校园餐才能最大程度做到“卫生、营养、健康”。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