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4小时前
中风又称“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等特点,是影响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5月25日是世界预防中风日,专家表示,识别突发中风,牢记“120”口诀,把握最佳救治时机,可有效降低脑卒中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青海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吉维忠介绍,中风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主要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类。脑血管堵塞或出血位置不同会有不同的病症,患者发病后可能会出现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平衡障碍、认知障碍等症状,严重者会昏迷,进而危及生命。
中风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包括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等不可控因素和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饮酒、缺乏运动、肥胖等可控因素。“从临床来看,近些年中青年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吉维忠说。
脑卒中发病突然,对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可根据‘中风120’口诀识别中风早期症状。‘1’代表一张脸出现了口角歪斜和明显不对称;‘2’代表两只手臂是否出现单侧无力;‘0’代表聆听讲话是否清晰。”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脑血管病科副主任医师冶生寿说,中风的急性期救治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若出现了上述症状,高度怀疑中风可能,不要盲目施治,更不要等待自行缓解,应尽快拨打120寻求帮助。
中风可防可治,重在预防,防在日常。专家建议,要提升以预防为主的健康意识,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并主动自我筛查高危因素,定期进行中风风险相关的体检,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相关疾病,能有效预防中风的发生。(记者张子琪、央秀达珍)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