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6小时前
午后的阳光洒在中关村北一街18号楼的红墙上,玻璃柜台前早已排起长队。头发花白的老人牵着孙辈的手,年轻人举着手机记录老店的模样,空气中弥漫着黄油与苹果派的香甜——这是5月24日,68岁的中关村茶点老店营业的最后一天。
带着几代人的记忆与祝福
这家“科学家点心铺”即将迁至
1.2公里外的中关村科学城超市发东侧
营业执照地址已完成变更
预计6月初以崭新面貌开门迎客
新店地址
老店谢幕:“暂别是为了更好的相遇”
“蝴蝶酥两袋,起子饼一袋!”队伍最前方的老顾客熟练地点单,“排了一小时队,就等这锅蝴蝶酥出炉。”队伍中,63岁的张女士牵着孙女的手说:“小时候父母带我来买点心,今天特意带孙女来告别,让这份味道也能成为她的童年记忆。”
▲资料图
这家由郭沫若倡议创办于1957年,最初为服务钱三强等归国科学家而设的西点铺,如今已成为跨越三代人的共同记忆。老式盘秤和手写价签前,孩子们好奇地踮脚张望。老顾客一边轻抚玻璃柜台,一边与排队的街坊们细数往昔:“小时候,我最爱这儿的苹果派……”
记者在现场看到,尽管店内货架已所剩无几,排队的人群依然络绎不绝。“今天是老店最后一天营业,特意赶来买些点心留作纪念。”60岁的尹女士话语中透着不舍。一旁头发花白的董先生接过话头说:“新店离这儿不远,我们肯定还得去捧场。”
带着5岁女儿前来购买的杨女士说:“这不仅仅是一家店铺的搬迁,更是一代人记忆的延续,暂别是为了更好的相遇。”
茶点铺经理殷京生介绍,新店营业执照已于5月21日获批,新址位于海淀区中关村南路11号,将继续传承这家老字号的味道与情怀。
新址启航:曾被称为“科学家的副食店”
下午3点,当最后一锅黄油饼干售罄时,店员们与老顾客们热情道别:“咱们六月超市发科学城店东侧见!”——这场跨越68年的甜蜜接力,正在书写崭新篇章。
“超市发科学城店的前身,就是当年中科院专家们配套建设的副食店。我们始终坚持深耕社区经营,做好百姓身边的菜篮子、米袋子、肉案子。”超市发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科学家的副食店”与“科学家的西点店”携起手来,继续为中关村地区居民服务。
新店西临中关村大街,东南方向距中关村医院仅200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更加便利。殷京生介绍,新店不仅保留了独立临街门面,老式柜台等经典元素也将完整重现:“搬迁后,我们仍将坚持纯手工制作的传统工艺和无添加配方,确保每一块点心的品质与口感始终如一。”
目前,新店正在进行装修收尾工作,预计6月初开门迎客。这家满载历史与情怀的老店将以崭新的面貌,继续为顾客带来熟悉而美好的味道。从最初服务科研专家,到如今成为街坊邻里的生活日常,中关村茶点用68年的时光诠释了“匠心”二字。
这场搬迁不是终点
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六月时节
那熟悉的甜蜜芬芳
将再次飘荡在科学城的空气中
延续这座城市温暖的记忆
记者:李平
编辑:关镓萍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