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新闻客户端3小时前
贵州人对粉的热爱,藏在街头巷尾的烟火气里,刻在清晨深夜的生物钟中。作为“嗦粉大省”,贵州粉类美食历史悠久、种类丰富,各地都有代表性的粉类。一碗粉不仅是当地人的日常饮食,更是地域文化的浓缩。让我们一起开启“寻粉之旅”,领略贵州粉类美食的丰富多样。
漫步在黔南州独山县街头巷尾,米香与酸汤的气息交织,唤醒整座小城的味蕾。肉卷粉——这道独山最常见也最受欢迎的小吃,以软糯的口感和独特的酸辣风味,征服着往来食客的心。
在城区一家小吃店里,58岁的莫如慧正熟练地将米浆摊成粉皮,铺好肉末和木耳碎后,卷成一条条晶莹剔透的肉卷粉,再切成小段。
独山肉卷粉的制作工艺尤为讲究。“火候差一秒,粉皮就没有韧性;力道偏一分,厚薄就不匀。”莫如慧介绍,将本地优质大米浸泡后磨成细腻的米浆,在特制的长方形铁皮盒子里刷一层油,均匀地把米浆倒进小盒,再放到锅里用大火蒸。十来分钟后起锅,米浆就变成了一片雪白、柔韧、有弹性的粉皮。
肉卷粉酸辣滋味的关键,在于独山特有的酸汤——用精心挑选的新鲜西红柿、辣椒发酵而成的灵魂酱汁,酸辣开胃,与粉皮的清淡形成绝妙平衡,再配上油辣椒、黄豆等做成蘸水。用筷子夹起一段卷粉,在蘸水里滚上一圈,让米皮吸饱汤汁,入口时酸、辣、鲜、香、甜依次迸发,米皮的柔糯、肉馅的醇厚、蘸水的香辣,让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
独山肉卷粉讲究一个新鲜,不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是现做现卖。做卷粉买卖的都是天还没亮就起身忙碌,磨米浆、蒸熟、卷好,再准备配料。日头高照,一个个卷粉摊子也准备就绪。
在独山县城,卖肉卷粉的摊位遍布大街小巷,价格亲民。莫如慧告诉记者:“从清早开始备料到下午收摊,忙得脚不沾地,很多顾客一买就是十几份带走,每天能卖出500多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孟祥可
编辑 胡耀元
二审 杨红
三审 李玲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