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6小时前
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
5月24日,一架埃塞俄比亚航空波音777全货机,平稳降落在湖北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跑道上。这架从非洲“咖啡之乡”亚的斯亚贝巴起飞、跨越近万公里的航班,装载着66吨优质阿拉比卡咖啡豆,落地湖北鄂州。
这也是鄂州花湖机场迎来的首个“咖啡豆航班”。“66吨咖啡豆大约可以煮500万杯咖啡。”据机场工作人员介绍,埃塞俄比亚精品咖啡豆落地后,依托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分拨体系,次日便能抵达中国消费者手中。此前,这类产品通过传统海运方式到中国,需要25天至30天。
首个咖啡航班落地
作为亚洲首个、全球第四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自2022年7月正式投运以来就备受关注。据工作人员介绍,2025年度机场枢纽货量27.8万吨,其中国际货邮吞吐量10.2万吨。开航以来累计枢纽货量157万吨。
凭借“一夜达全国、隔日连世界”的货运航线网络优势,该机场已成为非洲优质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平台。
咖啡是埃塞俄比亚的“黑色黄金”,占其出口总额的30%以上。而中国,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咖啡消费市场,埃塞俄比亚咖啡和茶叶管理局不久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2024财年,该国出口了近30万吨咖啡,带来14.3亿美元的外汇收入。近两年,中国每年进口多达2万吨埃塞俄比亚咖啡,在埃塞俄比亚咖啡进口国中的排名跃升至第八位。
上海埃啡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的咖啡进口商朱新悦,在采访中告诉记者,近年来,通过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平台,来自埃塞俄比亚的精品咖啡豆在中国的中高端咖啡市场占有率逐年升高。“埃塞俄比亚咖啡品牌ARADA熟豆2022年参与助农直播活动时,创造了30秒钟售完10万包的纪录;借助进博会平台,得益于强大的溢出效应,埃塞俄比亚咖啡线上销量增长300%。”
“咖啡航线”让优质咖啡香飘世界
从“舶来品”化身成为中国市场重要的饮品产业,咖啡早就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饮品,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香醇的咖啡离不开优质的咖啡豆,而咖啡豆的品质受到种植、烘焙及萃取等环节的影响,其中,咖啡豆本身的品质和烘焙过程尤为关键。
近年来,咖啡豆价格近年来受气候变化、产地供应链波动及运输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影响持续走高。仅2024年,美国纽约洲际交易所的咖啡期货价格年内涨幅就达到约70%,2025年2月,美国纽约洲际交易所(ICE)的阿拉比卡咖啡期货价格一路冲破每磅430美分,创下了47年来的新高。全球范围内的多个知名咖啡品牌纷纷提高售价,部分生豆供应商也借机抬价,使得原料成本上涨成为中国咖啡馆面临的主要压力之一。
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发布《中国咖啡产业报告2024》指出,中国咖啡消耗量在近十年内增长167%,达到35万吨,显示出市场对咖啡的日益需求。这组数据背后,是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角色转变的缩影。据上海海关统计,2025年前4个月,上海口岸进口咖啡26.7亿元,同比增长15.5%。其中,进口自非洲的咖啡生豆5.83亿元,同比增长129.5%。
“中国咖啡产业向精品化的方向蓬勃发展,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向着标准化、精细化的方向迈进,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逐步增强。”云南大学农学院副教授何飞飞表示,与海外咖啡产地开展合作是互利共赢的选择。例如,非洲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需要广阔的消费市场,而其丰富的咖啡种质资源又是巨大的优势。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