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5小时前
网络上,“熊孩子” 大闹公共场合、破坏他人财物的视频屡见不鲜,当人们还在声讨这些孩子没教养时,部分 “熊孩子” 又悄然变成了 “撒谎精”,用一个个谎言掩盖自己的不当行为。然而,当全网都在指责孩子时,我们更应该看到,这些问题行为的背后,是家庭教育的重重失败。孩子就像一面镜子,照出的正是家长教育方式的不足。
过度宠溺:滋生 “熊孩子” 的温床
许多 “熊孩子” 的养成,源于家长的过度宠溺。在家庭中,孩子成了 “小皇帝”“小公主”,无论提出什么要求,家长都无条件满足;孩子犯了错,也以 “他还小” 为由轻易原谅。这种无原则的溺爱,让孩子缺乏基本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感,认为自己可以为所欲为。
曾有新闻报道,一个孩子在商场里随意拍打正在展示的电子设备,导致屏幕损坏。面对商家的索赔,孩子的家长不仅没有让孩子道歉赔偿,反而指责商家 “小题大做”。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孩子无法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继续肆意妄为,从 “熊孩子” 逐渐走向更严重的错误行为。当他们为了逃避因错误行为带来的后果,撒谎就成了一种 “保护” 自己的手段。
高压教育:迫使孩子成为 “撒谎精”
与过度宠溺相反,有些家长采用高压教育方式,对孩子要求严苛,一旦孩子犯错,就会遭受严厉的批评甚至惩罚。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内心充满恐惧,为了避免被责骂,只能用谎言来掩盖事实。
一位心理咨询师分享过这样的案例:男孩小宇因考试成绩不理想,害怕被父母批评,便偷偷修改了试卷分数。当谎言被拆穿后,小宇坦言:“我知道撒谎不对,但我不敢告诉爸爸妈妈真实成绩,我怕他们失望,更怕他们骂我。” 高压教育让孩子不敢直面错误,选择用谎言来逃避家长的怒火,久而久之,就养成了爱撒谎的习惯。
错误示范:家长言行的负面影响
孩子的模仿能力极强,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如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撒谎,或是言行不一,孩子也会耳濡目染,认为撒谎是正常的行为。
比如,家长答应孩子周末去游乐园,却因自己不想出门而找借口推脱;在社交场合中,为了面子编造不实信息。这些行为都在向孩子传递错误的价值观。当孩子看到家长用谎言解决问题,他们也会效仿,用同样的方式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
重建教育:引导孩子走向正途
想要改变孩子从 “熊孩子” 到 “撒谎精” 的不良转变,家长必须反思并改变教育方式。首先,要建立明确的规则和界限,让孩子知道什么行为是可以接受的,什么是绝对不允许的。当孩子犯错时,要以平和的态度引导他们认识错误,承担后果,而不是一味溺爱或惩罚。
其次,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和安全感。告诉孩子,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可以坦诚地与父母沟通,不必害怕被责骂。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理解与支持,就会更愿意说实话,共同面对问题。
最后,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到言行一致,诚实守信。在日常生活中,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不随意编造谎言。通过自身的良好示范,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当孩子出现 “熊孩子”“撒谎精” 等问题行为时,与其在网络上对孩子进行指责,不如家长们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才能帮助孩子摆脱不良行为,成长为有教养、讲诚信的人。毕竟,孩子的未来,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家长的教育手中。#创作挑战赛八期##顶端2025夏日创作季#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