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客户端05-26 11:32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壮阔征程中 南川迎来银杉保护全新发展阶段 作为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银杉被誉为“植物大熊猫” 金佛山是其重要分布区之一 野生银杉林。记者 汪新 摄 近日 南川区首次开展了 银杉多种群野外回归试验 标志着银杉人工繁育 从“保种”迈向“强种”新阶段 科研人员在移栽银杉幼苗。 在金佛山南坡 科研人员正小心翼翼地 将280株人工繁育的银杉幼苗 按不同种群分类移栽至试验区 即将移栽的银杉幼苗。 该试验区周边 是南川区野生银杉幼苗分布最密集的区域 表明其土壤、气候条件 更适宜银杉生长 试验区航拍图。 为更好地模拟自然环境 科研人员还对野外环境的土壤成分 及遮阴条件进行了持续监测 科研人员收集土壤便于后期监测。 “我们通过分析氮、磷、钾等土壤元素的含量变化,观察银杉对不同元素的吸收差异,进而研究其在不同遮阴环境下的生长性状变化。” 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资源中心 工作人员李汶倬介绍 移栽好的银杉幼苗。 由于银杉结果周期长、种子采集困难 此前回归试验仅针对单一种群 此次 科研人员历时多年 成功搜集到了11个种群的种子 通过多种群对比试验 实现从“保种”到“强种”的跨越 由不同种群种子繁育而来的银杉幼苗。 “我们将筛选长势最优的群落,去劣留优,最终将表现最佳的苗木回归自然,为未来繁育奠定基础。” 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 林业高级工程师张承伦表示 科研人员正铺撒从野外采集的腐殖土,为银杉幼苗营造贴近原生环境的生长条件。 试验将持续5年 待幼苗进入稳定期后再正式回归野外 未来 南川区还计划联合广西、湖南 贵州等地保护区 开展跨区域种群试验 探索其他地区银杉在金佛山的适应性 进一步优化银杉基因 扩大种群规模 野生银杉幼苗。 据了解 银杉的生长历史可追溯至 30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时代 自上世纪80年代起 南川区开始人工繁育银杉 目前已有3000余株人工繁育银杉 成功回归野外 研究人员正在检查银杉种子的出苗情况。记者 甘昊旻 摄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