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客户端05-28 08:08
昨天,知识产权赋能创新主体国际会议暨第十八次中美欧日韩知识产权五局合作局长系列配套会议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我市稳步推进创新主体海外专利布局,截至今年4月末,全市PCT(专利合作条约)申请量累计达到3294件。
活动期间,各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代表及产业界人士共同探讨知识产权改善营商环境和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此次会议不仅为我市开展知识产权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也让“走出去”企业对国际知识产权制度有了更多认知和理解。
据悉,PCT是企业递交国际专利申请的重要途径。依托PCT体系,企业只需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提交一份国际专利申请,便可向多个国家申请专利,为创新主体提供了便利。
“我们有13件PCT专利正在申请,今天听到各国知识产权局负责人的发言后,感受到他们对新技术开放、包容的态度,提振了我们‘出海’的信心。”参会嘉宾天津华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涉外专利负责人吴静怡告诉记者,公司作为智能家居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已销往美国、英国、日本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实现营业收入约9亿元,其中七成来自海外业务。
吴静怡谈到“走出去”企业普遍遇到的一个难题。“我们在申请国际专利授权的过程中,承担着较大的成本,少则数万元、多则数十万元。而一些专利申请了近一年,最后失败的情况也时常发生,带来不小的压力。”她说。
为更好助力企业“出海”,市知识产权局联合人保财险创新推出专利实施失败费用损失险等保险产品,其中天津华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保了京津冀首单PCT专利海外布局费用损失保险。“这款保险有效减轻了我们的压力,如果PCT专利申请宣告失败,前期‘打水漂’的成本将由保险公司赔付90%。”吴静怡说。
“下一步,我们将遴选业内专业人员组建服务团队,开展PCT专利申请相关培训,深入重点创新主体开展海外专利布局专项服务,让更多创新成果通过PCT体系获得全球专利保护,提升国际竞争力。”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陈克俭说。(记者 袁诚)
责任编辑:焦若玉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