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新闻7小时前
奔流新闻讯(记者玄丝雨)6月28日起,中国民航局明确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新规落地后,无3C认证充电宝的后续处理、高铁携带要求,以及二手平台相关售卖行为是否合规等,引发广泛关注。
对于被扣留充电宝的去向,奔流新闻记者采访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了解到,旅客自弃的充电宝将由专业回收公司进行回收处理。若旅客希望保留充电宝,也可选择通过快递邮寄带走,或交由机场免费暂存。机场提供七天的暂存期,逾期未处理的充电宝将被视为无主物品,按相关流程处置。机场工作人员表示,整个处理流程严格规范,不存在流入二手平台的可能。
高铁是否会同步严查充电宝?7月1日,奔流新闻记者致电铁路12306,客服人员表示,目前,在充电宝查验方面执行原标准,全国统一。只要锂电池额定能量不超过100Wh,且标志清晰,无论是否具有3C认证、品牌如何,均可携带乘坐高铁。
奔流新闻记者调查发现,闲鱼平台存在无3C认证充电宝售卖乱象,众多商家公然上架此类充电宝,商品页面充斥着“批发,超便宜,19元”“3万毫安18元”“一个也批发”等字样。部分商家甚至宣称,所售充电宝来自车站安检处,为“高铁货”,还有机场查收的大容量移动电源。从商家发布的视频可见,大量充电宝随意堆放。
当记者询问充电宝质量时,商家坦言产品存在微鼓问题,且不提供售后保障。平台客服人员称,禁止销售劣质及质量有问题的产品,若消费者能举证产品存在问题,平台将介入核实。至于商家对于产品不提供售后保障的说辞,该客服人员表示,后续会有相关人员与记者联系,了解具体情况。但截至发稿时记者未获联系。
无3C认证充电宝在二手平台流通存在巨大安全隐患。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此类充电宝多为用户丢弃或安检截留的旧品,电池循环次数可能超标,极易出现鼓包、短路等物理损耗。根据规定,自2024年8月1日起,所有锂离子充电宝均需获得3C认证并标注认证标志。无认证产品未通过过充保护、短路保护等关键安全测试,在高温、挤压或过度放电情况下,存在自燃风险。
商家常以“9成新”“功能正常”等模糊表述和低价策略吸引消费者,实则存在严重容量虚标问题。更有甚者,部分改装电路的充电宝,可能因劣质充电线内置芯片导致用户数据泄露。
视频丨奔流新闻记者 玄丝雨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杜平海
玄丝雨
奔流新闻记者 市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