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5小时前
当城市沉入深夜的静谧,有一支队伍正悄然行动。零点时分,装备车的引擎声划破夜空,石景山红十字蓝天救援队的队员们以“逆行者”的姿态,为一场为期两天一夜的水域训练拉开序幕。这是六月的最后一次实战演练,更是对生命救援能力的又一次淬炼。
深夜出发:为救援争分夺秒
周五的午夜,大多数人已酣然入梦,而救援队作训部却灯火通明。队员仔细清点救生艇、绳索、浮力马甲等装备,将车辆驶向训练场地。“夜间备勤是常态,灾情不会挑时间。”凌晨的星光下,他们用行动诠释着“时刻准备着”的誓言。
实战练兵:孤岛与活饵救援的硬核挑战
周六清晨,全员集结完毕,训练正式启动。此次水域演练聚焦两大高难度科目:活饵救援和孤岛救援。
活饵救援:模拟激流中受困者被冲向下游的场景,救援者需快速判断水流方向,利用救生绳和浮力装置接近目标,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完成拖带。队员们反复练习“抛、抓、稳”的配合,每一个动作都关乎生死。
孤岛救援:通过搭建临时锚点、横渡系统,将受困于“孤岛”的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带。训练中,队员们需克服水面障碍、体力消耗等难题,考验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团队协作的默契。
烈日下的水面折射出刺眼的光,但无人退缩。真实救援环境比训练更复杂,我们必须把每一次演练当成实战。
夜间坚守:作训部的“隐形战场”
当队员们结束白天的激烈训练,营地另一场无声的“战斗”才刚刚开始。作训部的灯光彻夜未熄,助教逐项检查救生艇、绳索、水域马甲、头盔的状态,确保每一件装备性能完好;教官复盘当日训练数据,调整次日科目细节。
以练为战,守护每一寸水域安全
石景山红十字蓝天救援队的水域训练,从来不是“表演”,而是对生命的敬畏与承诺。六月的最后一次集训落幕,但队员们的身影仍会出现在每一个需要他们的角落——无论是深夜的备勤,还是危急时刻的冲锋。
“蓝天救援,救在身边”
不仅是口号
更是队员们用汗水书写的责任
来源:石景山区红十字蓝天救援队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