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客户端4小时前
自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据悉,自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
药品追溯码是每盒药品的“电子身份证”,由一串独一无二的数字、字母和(或)符号构成,具有唯一性。它的核心作用是让每一盒药品都能被精准追踪,防止假药混入市场,也能防止通过医保支付药品的回流销售,保障百姓用药安全,加强医保基金监管,保护群众利益。
一盒药品的追溯码,只应有一次被扫码销售的记录,若重复出现多次,就存在假药、回流药或药品被串换销售的可能性。
现在,居民通过“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扫描药盒上的药品追溯码,即可获取详细的药品销售信息。
具体查询方法如下。
第一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至二级菜单“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至二级菜单“药品追溯信息查询”,也可进入查询页面。
第二步,在“药品信息查询”页面,通过扫描药品包装盒上的二维码或条形码进行信息查询。
据安徽省医保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查询结果分三种情况。
一、未查询到产品销售信息。建议等两天再扫码,如仍未出现,说明售出机构未扫描该盒药品上的追溯码,可向售出机构或有关部门反映。
二、查询到仅有一次销售信息。如确为本人购买,说明该药品合法合规。如非本人购买,说明该药品此前已被出售过,极有可能为“回流药”“串换药”或假药,消费者可举报并向售出机构索赔。
三、查询到有2次及以上的销售信息。说明该药品此前被出售过,极有可能为“回流药”“串换药”或假药,消费者可举报并向售出机构索赔。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如果使用医保部门以外的软件或APP扫描药品追溯码,得到的信息并不是该药品的医保销售结算信息,不适用于本文的方法和结论。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