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3小时前
据中央气象台预计,7月1日至3日,我国华北、东北等地多分散性阵雨或雷阵雨,部分地区降雨量可达中到大雨,局地暴雨或大暴雨。此次过程有哪些特点?强度如何?需注意防范哪些次生灾害?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对此进行解读。
7月2日至3日,京津冀地区将出现较强降水过程,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暴雨、局地大暴雨,最大累计降水量可达100至160毫米。降水最强时段出现在7月2日下午至夜间,最大小时降水量为20至50毫米、局地超过70毫米。3日下午京津冀地区降水将逐步减弱。
专家提示,华北太行山区、燕山山区需注意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和地质灾害,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短时降水强度强,需关注城镇积水积涝对交通出行影响。
强降雨影响期间,公众外出需注意交通安全,警惕降雨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
01
如何识别山洪前兆?
三看
● 溪流水位急速上升,可能由于上游大量降水引发山洪。
● 溪流水位骤降与断流,可能是上游暴雨致山体崩塌阻塞河道,导致断流。
● 原本清澈的溪流突然变浑浊,可能是上游暴雨将泥沙、石块带入水中,形成山洪泥石流。
一听
出现异常的山鸣声,类似火车轰隆隆的声音或闷雷声,预兆可能发生山洪泥石流。
发现这些情况应尽快撤离,有机会成功避险!
02
如遇山洪如何避险自救?
1. 如在山区突然遭遇山洪袭击,应选择就近安全路线沿山坡横向跑开,千万不要顺着山坡往下或沿山谷出口往下游跑。
2. 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处已难自保,要充分利用现有器材逃生。如用门板、大块泡沫等易漂浮材料捆扎成筏。
3. 如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与当地政府、防汛指挥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及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4. 切勿游泳逃生、攀爬带电的电线杆塔,防止触电。
发生城市内涝怎么办?
汛期家中应常备哪些用品?
小编温馨提示
7月,本市进入自然灾害高发期,需重点关注洪涝灾害、地质灾害和风雹灾害,以及降水、高温等天气影响。预计,7月份北京平均降水量比往年同期偏多2至4成,由强降雨造成河道洪水、山洪灾害、城市积水内涝等洪涝灾害风险高,由降雨引发的突发地质灾害数量将明显增加,需重点关注山区交通沿线、房前屋后、部分景区、泥石流沟及采空区等地质灾害高风险区。请大家提前关注预警信息,避免前往山区、河道和危险地带。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