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7小时前
气象部门预报显示,今天午后至明天上午,本市有一次明显降雨过程,部分地区有暴雨。今天9时,北京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北京市气象台昨天16时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预计7月2日午后至3日上午北京有一次明显降雨过程,部分地区有暴雨,个别点大暴雨,小时雨强将超过30毫米。
随后,市防汛办发布消息:7月2日9时启动全市防汛四级应急响应,请各有关单位按照预案落实降雨防范应对措施,密切关注局地短时强降雨过程,做好防汛相关工作。
中央气象台的预报显示,此次京津冀强降雨过程中,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等地均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暴雨、局地大暴雨,最大累计降水量可达100至160毫米。降水最强时段出现在7月2日下午至夜间,最大小时降水量为20至50毫米、局地超过70毫米。7月3日下午京津冀地区降水将逐步减弱。专家提示,华北太行山区、燕山山区需注意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和地质灾害,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短时降水强度强,需关注城镇积水积涝对交通出行的影响。
近期,北京市应急局会同市相关单位对今年7月北京地区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分析,综合判断,7月,本市进入自然灾害高发期,需重点关注洪涝灾害、地质灾害和风雹灾害,以及降水、高温等天气影响。预计,7月份北京平均降水量比往年同期偏多2至4成,由强降雨造成河道洪水、山洪灾害、城市积水内涝等洪涝灾害风险高,由降雨引发的突发地质灾害数量将明显增加,需重点关注山区交通沿线、房前屋后、部分景区、泥石流沟及采空区等地质灾害高风险区。请大家提前关注预警信息,避免前往山区、河道和危险地带。
相关新闻
5600余名抢险人员、2600余台(套)装备、900余辆运输车汛期常态化备勤
480余处下凹式立交桥防汛“到点、到人”
本报讯(记者 孙宏阳)本周降雨频繁,短时强降雨和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多发,对市民出行影响显著。记者从市交通委获悉,本市交通行业已全面进入防汛状态,系统做好防汛准备、隐患排查、巡查值守、应急抢险等工作,全力保障城市交通“生命线”安全畅通。公共交通将视客流和雨情增加高峰运力。
为应对汛期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全市480余处下凹式立交桥、2846处公路沿线地质灾害隐患点、478个轨道交通重点部位及25项在建公路工程,全部纳入管理清单,逐一明确防汛应急责任人,确保防汛责任“到点、到人”。
交通部门修订完善2025年防汛应急预案及配套手册指令,明确职责任务,编制重点下凹桥“一桥一预案”、轨道重点站“一站一预案”及防汛抢险力量预置方案,明确应急管控标准和处置要求。
同时,建立覆盖各区及行业企业的防汛通讯网络与线上指挥平台,优化视频会商机制,精准发布出行提示与极端天气预警,畅通市民热线诉求渠道,联动交管、属地及企业快速响应处置,提升问题解决时效性。
此外,固化“线上+线下”网格化巡查与多部门联合值守机制。交通行业5600余名抢险人员、2600余台(套)装备、900余辆运输车汛期常态化备勤;针对性开展隧道救援、大客流疏散、地铁防倒灌等实战演练,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地铁方面,提前排查清理沿线易倒伏物体,做好异物清理工作,全覆盖封堵地下空间渗漏点位,及时补充地铁站口防汛沙袋和挡水板,盯紧站口、洞口,防止雨水倒灌情况发生,重点地铁站与排水集团建立联动机制,实现排水联动支援。降雨期间,地面、高架区段停止自动驾驶模式,改为人工驾驶模式运行,提示驾驶员做好露天区段瞭望,确保运营安全。早晚高峰期间,地铁线路将根据客流变化适时延长高峰运力投放时间,做好市民雨天出行保障工作。
地面公交和道路客货运输方面,严格督促一线驾驶员落实行车安全管理措施,加强大风强降雨天气安全驾驶叮嘱,严格遵守行车安全规范,加强观察,注意减速避让。地面公交早晚高峰根据客流量灵活调整运力,随时做好场站周边及地铁大客流车站的运力支援工作。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