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新闻07-02 17:47
在第九个中国品牌日前夕,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举办的“陇字号”品牌首批认证产品发布会上,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佛慈”六味地黄丸成功入选“陇字号”首批认证产品。
近日,“如意新甘肃・臻品陇字号”主流媒体采访团循着陇原大地的品牌乐章,走进兰州佛慈制药厂。踏入制药厂的车间,古老的铜制药碾子泛着温润的光泽,无声地诉说着百年传承的故事;一旁的现代智能生产线闪烁着科技之光,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药品生产,传统药香与工业气息在此融合交织。而凝聚千年中医药智慧结晶的黑色药丸——佛慈六味地黄丸,正承载着“甘味”养生的独特魅力,向着全国乃至世界递出一张熠熠生辉的品牌名片。
在佛慈堂企业文化展厅,展柜陈列着珍贵的历史文物。工作人员贺一鸣通过1929年的老药罐和泛黄的《佛慈大药厂产品目录》将大家的思绪带回那段岁月。
20世纪初,传承数千年的中医药陷入困境,1929年的“废弃中医案”更是将其推向濒临灭亡的边缘。危难关头,玉慧观、太虚法师、于右任等53名爱国志士挺身而出,怀着振兴中医药的坚定信念,在上海创建了“上海佛慈大药厂股份有限公司”。他们高举“科学提炼,改良国药”的旗帜,以“中药西制”的理念,首创浓缩丸技术,自此,中药工业化生产的大门被缓缓推开。1956年,佛慈制药西迁兰州,在这片广袤的陇原大地上扎根,2006年被认定为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2010年,“佛慈”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1年,佛慈制药在深交所首发上市;2018年,企业整体搬迁到兰州新区;2023年,并入甘肃国投集团,成为省属国有企业,驶入了稳健发展的快车道。
贺一鸣指着展柜中的药材标本,眼神中满是自豪:“六味地黄丸是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六味药材组成,有着‘三补三泻’的精妙配伍。”说罢,他拿起标本细细讲解:熟地黄如厚土滋肾阴,山茱萸似金钟固肾脱,泽泻则像清道夫泄肾浊……药材间的精妙配合尽显中医药智慧。
在生产工艺上,佛慈制药始终秉持“中药西制”理念,大胆革新传统煎煮流程,早在创立之初,便首创机械制药技术,将黄芩、甘草等药材精炼成浓缩精华,制成一粒粒浑圆如珠的中药浓缩丸,极大地方便了人们服用。这一创举,不仅推动中药迈入工业化生产时代,更让佛慈一跃成为行业标杆。其产品远销南洋、欧美,让世界见证了中医药的现代蜕变,感受到中医药的独特魅力。
一颗小小的药丸,恰似中医药文化的生动缩影。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中,持续散发着独特的“中国味道”。
佛慈制药研究院负责人郝泉站在企业发展历程展板前,对佛慈“捧着老祖宗的”品种如数家珍。他表示,佛慈制药作为中国的老字号品牌,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药材制作经验,多年来始终秉承质量至上的原则,致力于为广大消费者提供绿色、健康、高效的药材产品,产品市场抽检合格率始终保持 100%。
“创新精神、创新实践、独到优势是老字号‘不老’的三大法宝。”郝泉介绍说,佛慈已形成制药、科创、检验检测、国际商务等全产业链布局,以“古方新制、古药新究”理念开发大健康产业。此次入选“陇字号”后,企业将加大研发投入,优化工艺提升竞争力,以六味地黄丸为标杆推动陇药产业发展,同时,以“古方新制、古药新究”为理念,加大大健康产业开发力度,将中医药养生保健融入百姓生活,进一步提升“佛慈”品牌影响力,全力推进陇药产业整体发展。
从经典方剂到现代浓缩丸,佛慈制药百年间始终在传承中创新,这颗凝结中医药智慧的黑色药丸,正以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中国味道”,向世界展现陇药品牌的全新活力。
文·图丨奔流新闻记者 玄丝雨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杜平海
玄丝雨
奔流新闻记者 市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