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7小时前
李祎乔/摄
停车场车位标识更加清晰,新增的左转车道让交通更加顺畅……近日,北三环联想桥桥下环境大变样。
如今,海淀多处桥下空间正悄然“升级”。记者从区城市管理委(交通委)了解到,今年以来,海淀持续开展桥下空间整治提升工作,已完成全区58座城市道路及公路桥梁、5个轨道交通桥站区桥下空间整治提升工作,为市民带来更便利、更舒适的出行体验。此外,共计完成194处桥下空间整治提升点位。
桥下将试点推行移动充电服务
位于海淀区北三环西路的联想桥桥区,西起中关村东路、东至四道口北街,全长约710米,桥面宽28米,总面积约1.1万平方米,周边辐射抖音广场、大钟寺商圈及居民小区。此前,桥下空间主要用于公交、养护、环卫站点及长租社会停车,随着抖音企业入驻和四道口路等道路提级改造,桥下主要路口机动车行驶路线、人行过街设施与停车场出入口交织混乱,面临较大的交通压力。
为解决上述问题,区城市管理委(交通委)利用原环卫站点位置,在中关村东路、大钟寺东路等4个拥堵路口,增设及调整掉头车道、左转车道,并封闭调整与人行步道冲突的车场出入口,有效地缓解了交通压力。同时,将原有的2个公交站点合二为一,结合腾退的养护站点和桥下用房空间,增设2个社会停车场,缓解停车难的问题。
记者在联想桥桥下停车场看到,改造后的停车场标识标线清晰,人行通道流线采用绿色喷漆,更加引人注目,智慧停车设施也已安装到位,预计7月下旬启用停车场。据了解,桥下空间改造项目着重完善桥下空间照明、监控系统及无障碍设施,还将试点推行新能源汽车移动充电服务,补齐管理和服务盲区,确保桥下空间安全便利。
据介绍,改造完成后,联想桥下一共合并优化公交、养护、环卫站点2789平方米,调整4处掉头左转车道、增加7条左转车道,调整2处停车场不合理出入口,增设了45个公共停车位,显著优化了区域交通组织,为市民打造安全高效出行环境。
精准“把脉”提升桥区通行效能
据介绍,今年区城市管理委(交通委)已完成58座城市道路及公路桥系、5个轨道交通桥站区桥下空间整治提升工作,涉及三环路、四环路、五环路、京藏高速、京新高速、联络线等重要交通干线及轨道十三号线、昌平线等交通枢纽,共计完成194处桥下空间整治提升点位。
“根据辖区内桥下空间现状,我们立足实际,对桥下空间逐一‘把脉’,统筹规划管理,组织编制了《海淀区落实桥下空间整治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并配套出台空间布局专项方案、精细化管理细则及全流程监督机制,高效统筹多部门资源,为高质量完成城市道路及公路桥梁的系统治理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区城市管理委(交通委)道路设施科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整治提升中,区城市管理委(交通委)优化桥区交通组织,在联想桥、航天城二桥等9座桥下空间,新增掉头、左转车道,拓宽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通道等14处,有效保障车辆通行更加顺畅、行人过街更加安全。
作为桥下空间利用的常见模式,通过整合养护站点、腾退公交场站用房等方式挖潜公共停车资源。整治前全区桥下空间停车位6104个,调整后增至8194个,新增车位2090个,有效缓解了中关村、五道口等区域居民的停车难题。
“为结合现实需求,我们对桥下空间的环卫、养护及公交站点进行了集约化改造。”区城市管理委(交通委)道路设施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将10.6万平方米环卫养护站点整合为3.4万平方米,8.7万平方米公交站点整合为7.6万平方米,在减少空间占用的同时,通过标准化管理提升服务效率,为城市基础设施保障“瘦身提质”。
此外,为了实现“见缝插绿、立体绿化”,提升桥下空间景观品质,此次改造中还结合桥区周边绿化,将不符合交通规范、难以设置过街设施的空间调整,营造绿色空间,塑造沿路风景线。绿化面积从1.2万平方米增加至1.7万平方米,使桥下空间与周边环境相融合。(记者 李祎乔)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