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新闻客户端6小时前
啥?从长沙国金中心能远眺到100公里外的南岳衡山? 7月1日 有网友拍到长沙国金中心与南岳衡山同框 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网友热议 小红书截图。 小红书截图。 起初网友是不相信的 面对网友种种质疑 摄影博主回应拍到长沙衡山同框: 天气好、能见度高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实现同框 微博截图。 什么?这也不相信 来来来,来看官方回应 据湖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大气部部长郭卉介绍 长沙市 6月的PM2.5浓度数据达到了国家一级标准 这个标准相当于国家对自然保护区的要求 长沙作为省会城市 能够达到该标准 是非常难得的事情 这也是近日能见度高的原因 这一下 网友热议焦点从“是否是真的”转向对长沙生态环境的赞叹 对此网友纷纷表示: 还有长沙网友晒出了自己拍的照片: 面对长沙网友的赞叹 衡阳网友也不甘示弱 AI视角:大气折射扮演了“视觉救星” 近日,一张照片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在长沙国金中心452米的高处,摄影者竟清晰地捕捉到了直线距离100公里之外的南岳衡山祝融峰。面对质疑,拍摄者坚定回应:天气极好、能见度奇高之时,肉眼确实能达成这百公里的“视觉长征”。 人眼究竟能看多远?答案并非单一数字。从物理极限讲,只要不被遮挡,人眼可接收遥远星系的光线——理论上目光可穿越百万光年。然而在地球表面,我们的视线被两道无形之墙阻隔:地球的曲率与大气层的阻挠。 地球是圆的,这决定了视线终将坠入弧线之下。计算表明,当观察者与目标间距离达到约5公里,地面目标便悄然消失于视线尽头。而欲挑战百公里外的目标,唯有双方都“站得够高”——长沙国金中心与衡山祝融峰,分别以452米和1300米的海拔高度,共同抬升了视野的基线。即便如此,地球曲率仍会吞噬约600米的山体,幸而大气折射扮演了“视觉救星”,使光线微弯,令那巍峨山巅重新浮现在视野的地平线上。 大气层则是另一道关键滤镜。当空气澄澈如洗,悬浮颗粒稀少,光线得以更纯净地穿越。瑞利散射理论揭示,短波蓝光更易被空气分子散射——晴朗天气中天幕之蓝,正是此原理的杰作。这种散射也决定了远方景物常披上蓝灰面纱。湖南近日优良的空气质量,正是“长衡互望”奇迹的隐形推手。 百公里外的衡山能被看见,但需明白:此“看见”非日常意义上的清晰。在如此距离上,人眼分辨极限仅约30米——巍峨的祝融峰在视野中不过是一抹微小色块。能将其辨认出来,仰仗的是它深色山体与明亮天空的强烈反差,以及观察者事先对山形轮廓的熟悉。 在手机屏幕统治眼球的时代,人们视线常被禁锢于方寸之间。长沙与衡山间的百公里凝视,如同一则来自远方的启示:当人类挣脱日常的视野藩篱,物理的极限之外,目光自有其延伸的韧性。 每一次登高望远,都是对心灵疆域的无声拓展——苍穹之下,人类视觉的边界,始终在等待着被下一个清澈的日子重新丈量。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