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客户端6小时前
北宋九华朱觐墨、北宋歙州黄山张谷墨
此锭北宋九华朱觐墨,呈梭形,正面中间有阳文楷书“九华朱觐墨”五字,背面中部的枣核形线框内有凤形纹饰,线框两端处各有一圆形印纹,内有阳文楷书“香”字。出土于有确切记年的北宋政和8年(公元1118年)马绍庭夫妻合葬墓,是宋油烟墨的标准器,也是我国考古发掘与史料文献能够相互印证的墨锭。
此锭歙州黄山张谷墨,长梭形、两端呈圭角状,墨正面有内凹线框,内残存模印阳文篆书的墨家名款“歙州黄山张谷……”六字,后半部字迹模糊。出土于有确切记年的北宋政和8年(公元1118年)马绍庭夫妻合葬墓,是宋代松烟墨的标准器,也是我国考古发掘与史料文献能够相互印证的墨锭。经考证,模印全文可能为“歙州黄山张谷男处厚墨”。《墨史》中对张氏家族制墨有明确记载:张处厚是张谷之子,张遇之孙。张遇,易水人,中国制墨史上的著名墨工,墨家名款为“易水墨工”,张谷墨款为“黟州布衣”;张处厚墨款则为“黄山”。张氏家族自易水徙居歙州,与当时制墨中心由河北转向徽州相合。
文字: 合肥市文物保护中心、安徽省博物馆协会
图片/视频: 合肥市文物保护中心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