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客户端6小时前
7月2日下午至3日,天津市出现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而在昨晚的夜幕中,当很多人已经归家休息,减少外出时,排水人却在彻夜值守、奋战。
“雨不停,我们不下班”,潘振龙是天津市排水管理事务中心第四排水管理所大王庄站站长,每年汛期这三个月,几乎都住在单位,遇到强降雨天气更是白天黑夜的在雨中巡逻、值守。7月2日夜间记者在暴雨中见到他时,他正和同事们一起为疏通一口因拥堵而反水的排水井连续奋战,一线抢险人员甚至身着潜水服、身背氧气管直接下井清污作业……
在接连降雨天气下,天津还有600余名排水专业人员队伍和400名社会支援力量,与潘振龙他们一样在岗值守,为雨夜中的道路默默守护……
井下排污人
晚间的暴雨一阵一阵袭来,在十二经路与六纬路交口,潘振龙和同事们正在为路口旁一处拥堵并反向冒水的水井进行疏通。
六七名一线人员围在井口旁边,井口周围蔓延着大量的雨水,空气中弥漫着难掩的臭气,抽水泵车在一旁轰轰作响,记者涉水走进到井口旁,看到里面不断向外涌出水圈,井口中伸出一条粗壮的长软管,“这是在用水泵排水吗?”,正当记者向一线人员求证时,井口里面居然探出了一个头戴氧气面罩的作业人员,着实令人吓一跳,“这是在人工下水清污”,一旁的潘振龙大声回应道,以免声音被淹没在哗哗的暴雨声中。
水下清污人员慢慢从井里出来后,摘下了氧气面罩,任暴雨冲刷着头部和身体。“下面还有3公分的拥堵。”他缓慢地走到路边一处台阶上,坐上去喘着粗气,“休息十分钟,一会儿接着下水清淤。”
暴雨是从下午近5点袭击这片区域的,因为早已做好了前期准备,从三点半河东区这边下起浠沥沥小雨的时候,潘振龙就已经开始在他所负责的区域内巡逻查看雨情和路面情况,第一阶段暴雨来袭后,他发现十二经路与六纬路交口旁的这处排水井不但没有向下排水,反而向外涌水像一个小泉眼,周边区域积满了雨水,“此前排查时这个井是没有问题的,估计是大暴雨把一些物品冲进了管道,造成了拥堵。”
在拍照向调度中心反应情况后,应急抢险工程车载着5名专业排水人员随即来到这里,一开始用水泵排水,但是并不管用,所以应急抢险人员决定下井进行人工清淤排水。
“暴雨中井下排污是有难度的,遇到顽固拥堵往往要清淤一两个小时,中途上来休息十分钟,”现场协助井下清污人工作的任明文,也是一名常年从事井下排污的一线人士,他从事相关工作已经20年,“虽然带着氧气面罩,但是下水后两眼一抹黑,什么都看不到,完全是凭手去摸拥堵的污物,然后把污物放在带下井的铁通里,最后完全清理干净,人和铁桶一起上来”。
当然,虽然一线作业很辛苦,“好在单位给我们进行了严格的培训,各种专业证书齐全,下井也有安全绳牵着,周边有很多同事配合看着,所以安全方面不用担心”。
雨不停 我们不下班
任明文是从2日傍晚六点开始上班,值班到转天早上八点,“这块区域应急抢险完成后,要根据调度中心指令再去其他地方”。
与任明文他们相比,潘振龙的工作没有明确的下班时间,“像这几天连续都有雨,而且还是间歇性暴雨,我从今天上午八点开始上班,晚上肯定要巡逻不能睡觉,明天白天还要继续巡逻,查找拥堵点,加快排水,如果雨不停我们就一直不下班”。
2日下午趁着雨还没下,潘振龙提早在站里简单煮了些饺子吃,这还是媳妇电话反复叮嘱他“一定要吃口饭,不能忙的饭都不吃”他才吃上这么几口的,“忙起来真没时间吃饭,有时候被雨浇透了,感觉到胃痛,也吃不下什么东西”。
“一晚上不睡觉,身体受得了吗?”记者问,潘振龙在哗哗地雨声中大声回答,“习惯了,有事要盯着也没困意啊!我干排水三十年,最长纪录是三天三夜几乎没合眼,最多就是临时坐哪儿迷瞪十几分钟,继续起来干活儿”。
整个晚上,除了处理冒水最严重的那口污水井,因为十二经路与六纬路交口这块区域属于低洼地带,下雨时经常会有积水,所以潘振龙和同事们同时也打开了多口排水井的井盖,并设置好提示牌,旁边有值守,加速路面雨水的排出。
在暴雨中,潘振龙看到一些井口上面有树叶等杂物拥堵,会用手及时的清理,弯腰低头的瞬间雨帽就被风吹到了背上,他干脆不去管雨帽,直接让雨水冲刷着头发和脸颊,“已经湿透了,带和不带其实没什么大区别”。
600+400的值守
这一晚,彻夜未眠的不止潘振龙他们。为了应对强降雨,600余名排水专业人员队伍和400名社会支援力量在岗值守,遇强降雨及时开启应急排水设备。
除此以外,今年以来,市水务部门先后对九经路地道、东兴地道、密云一支路地道、天平桥地道、北站地道、海河东路金阜桥下沉路、海河东路直沽桥下沉路等7处易积水地道排水设施进行改造。通过更换水泵、电气设备,改造进出水管道等措施,打通“堵点”、补上“断点”,大幅提升地道泵站排水能力,“这些都让汛期强降雨对路面的影响降到最低”。
“我所值守的六纬路中一段区域,就是常年易积水路段,但是今年这条路排水管道进行了拓宽,管网的接驳也进行了调整让排水更加畅通了”,面对这次强降雨,潘振龙发现六纬路往日容易积水的路段确实大幅度改善。
一夜暴雨过后,人们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而潘振龙他们,还在继续坚守着岗位,直到雨真正停歇下来。
(津云新闻记者 张赫洋)
责任编辑:姜雯馨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