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客户端6小时前
夏至暑气升腾,溽热的天气急需清凉一味。在合肥伢们脑海里,灶台上一只小铝锅是这个时节最具魔力的烹煮器具:泛着绿豆花的大米稀饭过一下凉水,就成了一碗舒胃解渴的优质粥品;菜市场上刚买的潮面条过水煮后拌入香油,在吊扇风力加持下迅速冷凉,只需一些酱油、香醋、蒜泥调味,锅里的面条便成了过夏最佳食品——凉面。
还有一种食物是这个季节的专属味道。每到晚上五六点钟下班时,家中厨房一角,阵阵食蔬香扑面而来,铝锅里炖煮的冬瓜已经软烂,些许香葱便能激发食材本身的一口鲜。汤汁浓郁、瓜肉香糯,丰腴口感裹着一丝酱香,实在是拌饭、下饭妙品。
红烧冬瓜,这是合肥地区一道消夏小菜,掌握这火候、功力的必是家中老者,只有在慢功细火中才能让冬瓜“脱胎换骨”。冬瓜,青皮白瓤,是一味可塑性极强的时令蔬菜。在大厨手中,这是一道精致菜品里最好的装饰食材;在平常百姓家,夏季任何新鲜食蔬皆可与之配搭,正所谓“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百变特性激发出无限烹饪灵感,也为安徽不同地区百姓带来一丝特有清凉和舒爽。
说过夏也好、消夏也罢,这沉甸甸的冬瓜,正是当下时节的一味“珍宝”。冬瓜登场,便是炎夏里最清亮的号角。
当江风穿过街巷,朴素的底味多了一口鲜
当江河的味道穿过街巷,烹煮冬瓜的小锅里便多了几分鲜甜之滋。这是独属于江河之滨的盛夏之味,也是汩汩清流中涌动的生活气息。冬瓜,地产蔬菜,当天生的“接地气”与江河风物碰撞在一起,浓郁的风味溢满江淮大地。正是吃“瓜”好时节,赶紧拿起调羹,大快朵颐一番吧!
芜湖人家傍水而居,当地冬瓜自有一派江湖气韵,水嫩口感比别处更为丰足。这样的冬瓜若不用丰盈的汤水慢炖,就有些暴殄天物了。好在芜湖人钟爱冬瓜,在料理方法上自成一派。取青皮冬瓜削成骨牌块,与虾米同入锅中炖煮。炉灶上,蓝焰细细慢煨,虾之鲜丝丝渗入瓜肉肌理。揭盖时清汤微白,冬瓜褪去青涩,几近透明,虾米如碎金沉浮其间。一口鲜汤入喉,汗孔顿开,恰似江风穿堂而过。
夏天正是喝汤祛热的好时节,此时的一碗虾米炖冬瓜正当时,不需半分盐,虾米咸鲜足以稳住冬瓜底口,淋漓畅快的体验感遍布全身。芜湖人的夏日定制菜品,实在令人称羡。
同样是青山绿水之地,冬瓜如一位“隐士”深藏不露,又多了几分岁月的味道。徽州人擅用火腿调味,在这个季节,他们取陈年火腿上方,刀锋过处,脂如琥珀肉似玫。待火腿与冬瓜共入砂锅,再进一步慢火暗煨。烧好的火腿冬瓜,咸鲜如墨滴入水,在冬瓜的素白里晕染出醇厚层次。以素托荤,至味在清浑之间——一勺瓜肉入口,山野的质朴与时间的悠长在舌尖化开。
盛夏到了,江河之地也是蔬果丰足之时,何止是一块冬瓜,任何一味清蔬皆能与河鲜、腊味幻化出清爽韵味。
当热辣掠过食材,素菜荤做成就醇厚鲜香
江淮地区尤喜冬瓜,当地百姓很喜欢素菜荤做,直到出现肉质口感,才算把食材吃干用尽。他们在烹饪时极富想象力,炽热的火苗为一口大铁锅提供足够热量,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做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时蔬。下料也很猛,青红椒、蒜子爆出香味,把大块大块冬瓜放入锅中,旺油热炒,直到冬瓜露出酱色再出锅享用。此时的冬瓜鲜辣烫口,配米饭绝好,是餐桌上一道难得下饭菜。也有清爽做法,冬瓜、毛豆、榨菜同炒,两样新鲜食材吸饱了榨菜的咸鲜,吃时清淡爽口,佐餐也很美味。
这便是江淮人家对冬瓜的理解,“浓妆淡抹总相宜”,任何一种做法都要以下饭为标准,这也是独特地理环境造就的。江淮之地6月即入梅,多雨天气常有湿热感,适当辣味既可祛湿,又可改变寡淡的口感,而冬瓜的加入,更能发挥出清热败火功效,可谓一举多得。在这一点上,合肥人理解更深。
合肥恰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安徽正中。南北皆宜的口感,成就了冬瓜多种吃法。有火腿冬瓜的汤羹做法,也有煸炒入味的小炒菜式,还有小锅慢炖的醇厚口感。丰富的口味选择,让冬瓜不再是简单时蔬,而是这个季节创造力十足的食材。
每当炉灶燃着更炽烈的烟火,合肥的大厨们深谙“素菜荤做”之道:冬瓜切厚片,入热油煎至边缘焦黄,再下酱、糖、醋同焖。当酱汁收至浓稠挂勺,瓜肉饱吸脂香却仍挺立不散。浓油赤酱点出可口素味,如同红烧白萝卜一般咸鲜微甜。不仅是合肥,烧冬瓜亦是江淮地区其他城市拿手好菜。丰腴、热烈,冬瓜一融入江淮怀抱中,即释放出热辣奔放的一面,在口腔里久久停留、徐徐不散。
当麦香扫过平原,酸辣之滋迸发丰收之味
冬瓜在皖北地区也很常见,当青绿色遇见了金黄色,一只瓜便多了几许土地的厚重感。
五六月份结束午收,金黄色麦穗经过一番洗礼后,转化成白花花的面粉,再经过揉、醒等步骤,让新鲜麦粒成就一屉屉口感柔韧、麦香十足的馒头。
都知道皖北地区阜阳一带枕头馍十分可口,新鲜炒制的酱豆是绝配,吃的是满嘴豆香味。而进入夏至,枕头馍的配菜更为丰富,其中就有冬瓜的应用。皖北人很讲究食材本味,他们对待冬瓜更注重在调味上下功夫,所谓不时不食、应季而食,这个季节吃点开胃的才好。
皖北暑气燥烈,酸辣才是消夏真章。在普通人家灶台上,冬瓜切丝与红薯粉条共煮,临起锅时米醋泼入、辣油飞红,再撒一把翠绿荆芥。这一锅炖菜融入了红薯粉的爽滑、冬瓜的水嫩,当滚烫的汤滑过喉咙,酸如新麦醋、辣似伏天阳,激得人额角沁汗却通体舒泰。一碗落肚,大汗淋漓,无比爽快。
每到丰收时节,几块馍、一碗炖菜是皖北人家农忙时的标配。冬瓜的出现,让炖菜口感更浓郁,仿佛在舌尖上早早传递出丰收的味道,让喜悦洋溢在每个皖北人的脸上。
从淮北到江南,安徽人食“瓜”之智,尽在因地制宜:沿江取水产之鲜,山区融火腿之厚,平原承酱烧之浓,北地借酸辣之烈。
夏至的安徽,一只冬瓜便是一处流动的清凉江湖。它从清热解毒的药理中走来,在江淮儿女的瓦甑铁镬里幻化万千身姿。在阵阵蝉鸣声里,人们已备好与长夏共处的从容——毕竟这翡翠般的清凉,早已随瓜香渗入土地肌理,也融进生命年轮里。
图片来源:即梦AI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