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6小时前
7月3日,记者从“两区”建设五周年自贸试验区专场新闻发布会获悉,在北京自贸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制度型开放、产业集聚、平台建设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作为首都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海淀已形成1个万亿级、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预计到2027年,千亿级产业集群将突破7个,前景广阔。中关村壹号、翠湖科技园等园区聚焦人工智能、科技服务、未来产业三大新赛道,形成“空间+服务+投资”生态;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汇聚兆易创新、地平线等重点企业,芯片设计产业规模居北京前列;率先建成北京最大、国内领先的超大规模高性能单体智算集群,有力支撑各类创新主体万亿参数级通用基础大模型一体化训练和推理。
五年来,海淀组团新增注册企业9776家,其中内资企业9574家,外资企业202家;“两区”项目累计入库2893个;2024年实际利用外资达17.66亿美元,连续7年居全市首位。
紧扣科技创新片区战略定位,昌平区聚焦医药健康等优势领域,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形成了一批首创性、引领性成果。在医药健康领域,全国首家国际研究型医院落成启用,完成全国首个去中心化临床试验试点任务;在合成生物制造领域,微元合成全球首创“一步发酵法生物合成工艺”生产的阿洛酮糖获批上市,吉态来博在“二氧化碳合成饲料蛋白”领域实现从技术到产业的突破;在金融领域,依托全国首家认股权综合服务平台,推动“政银企”三方联动,探索“投贷联动-见投即贷”新范式,为企业注入长周期资本活水。
当前,昌平组团已集聚昌平实验室、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等10余家高水平研发机构,汇集300多名高层次人才,累计获批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524张,其中创新医疗器械32个,占全市超40%,占全国近10%,近年来新增科学家创办企业达112家。同时,聚集的医药健康领域企业已达2000余家,带动全区医药健康产业收入突破千亿元。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