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客户端7小时前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赵西娅报道)7月3日,记者从新疆工程学院获悉,在今年举行的第50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该校矿业工程与地质学院马立强教授团队以“连采连充水资源运移监测与水害预警技术”为核心的发明专利群,从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提交的1000余项创新发明中脱颖而出,荣获金奖。
马立强教授团队以“连采连充水资源运移监测与水害预警技术”为核心的发明专利群,在今年第50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荣获金奖。图片由本人提供
获奖专利群实现了从理论、技术、材料、装备到应用的完整创新链突破:开创性地将红外辐射技术引入保水采煤领域,研制出防爆红外辐射仪,并将其与微震系统及地质雷达联合使用,构建了相关监测智能预警系统,首次给出了采掘面涌突水的多参数预警阈值。
目前,该专利群技术已在榆林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鄂尔多斯市等地的多个煤矿应用,近3年新增利润超过9亿元。
马立强(左一)教授团队在哈密讨论保水采煤方案。(资料图)
马立强教授自2004年起就涉足新疆煤炭开发中的水资源保护工作,多年来持续聚焦岩层控制与保水开采科教工作,获中国、美国、加拿大等世界采矿发达国家的授权发明专利80余件,相关成果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新疆是全国煤炭资源储量最大的省区,随着采煤技术的进步,煤炭开采强度不断增大,高强度开采对矿区有限的水资源造成了一定破坏。”马立强介绍,近年来,他和团队先后在库车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哈密市等矿区,系统研究了煤层开采对含水层结构的扰动机理和控制技术,有效指导煤矿企业保护水资源,形成了一整套保水采煤技术。这些技术,在支撑新疆煤炭行业绿色发展的同时,还促进了新疆工程学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成长,并逐步得到了自治区科技厅重大项目专项、重点研发任务专项等项目的资助支持。
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三大发明展之一,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等权威机构认证,被誉为“发明界的奥斯卡”。此次获奖不仅标志着中国保水采煤技术获得国际认证,更加推动了传统“重经验”向“重技术”保水采煤的转变,为绿色矿山建设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下一步,马立强教授团队将继续深化获奖专利群在疆内的应用,加大对各煤矿区的技术研发、支撑和推广力度,满足矿区绿色发展需求。他还透露,团队正在起草保水采煤领域的新疆地方标准,将更好地推动矿区水资源保护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责任编辑:魏燕慧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