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2小时前
7月2日,在民权县鲲鹏湖任庄大堤,一支支戴着红袖章的巡查队伍格外醒目;在纵横交错的河道旁,新加固的堤防在阳光下泛着青光;应急物资仓库里,整齐码放的冲锋舟、发电机等设备随时待命……这是民权县2025年防汛备汛工作的一个缩影。
进入汛期后,民权县以“六个一”为抓手,构建“1+5+10+N”防汛指挥体系,预置抢险队伍,汛期前重点隐患整改全部完成,全面做好2025年防汛备汛工作。截至6月中旬,全县防汛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
民权县应急管理局负责人介绍,“1+5+10+N”防汛指挥体系的内容是:成立1个防汛抗旱指挥部,下设5个工作组(研判调度、综合信息、抢险救援、联合保障、舆论宣传);10个防汛应急专家指导组常态化督查指导乡(镇、街道)防汛备汛工作;根据险情和灾情需要成立N个前方指导组,关键时刻赶赴一线指挥抢险救灾。
为确保责任落实,全县中型水库、骨干河道、下穿桥涵等全部明确责任人,重点部位落实行政、技术、巡查“三责任人”制度。同时配备卫星电话、370兆对讲机,实现县、乡、村三级应急通信全覆盖。
科技赋能,智慧防汛显成效。在县防汛应急指挥中心,智慧防汛系统整合了自动雨量站、重点河道水位监测点和城区下穿桥涵视频监控。值班人员介绍:“系统直观呈现各重点部位,比人工巡查效率提升80%。”每次强降雨中,该系统均充分发挥观测作用。应急、气象、供电等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利用“云视讯”会商平台科学研判,确保极端天气下指挥调度不断线。民权县应急指挥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建立了‘排查、整改、验收、回头看’的闭环机制,每个隐患都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应急保障,五维体系筑防线。全县组建575支应急抢险队伍,共1.3万余人,形成了“专业队伍+行业力量+乡镇应急队+村级巡查队+社会救援队”的五维体系,其中斑马、蓝天等5支义务救援队成为重要补充。物资储备采取“政府储备+企业代储”模式,可随时调用大型机械设备。4月“使命2025”防汛演练中,多支队伍协同作战,锤炼了无人机、冲锋舟、排涝车三维防御体系协作能力,乡、村两级30分钟内可完成人员转移安置。
民生为本,转移安置有保障。城区设置标准化应急安置点并配备生活设施,乡镇向需避险转移村民发放转移避险明白卡,对特殊群体实行“一对一”帮扶。绿洲街道办事处消防站站长高强说:“通过应急演练,让群众紧急关头知道往哪转移、找谁帮忙,心里有底数,遇汛情不慌乱。”
该县应急指挥中心负责人表示,当前已进入防汛关键期,全县将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密切关注雨情、水情,确保安全度汛。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