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8小时前
《阳国:历史长河中的东夷明珠》
作者:金 鑫
在历史的长河中,诸多古国如繁星闪烁,阳国便是其中一颗独具魅力的星辰。虽它如今已消失在岁月的洪流里,但其曾经的辉煌与独特,仍吸引着无数历史爱好者与学者去探寻、去解读。
阳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东夷诸侯国,被封侯爵,有着神秘的姓氏起源,或为偃姓,或为御姓 ,其都城位于今山东沂南县砖埠镇黄疃村,也有一说在今青州市东南,因齐国逼迫而迁至此地。这里东临沂水,北依汶水,山水相依,自然条件优越,为阳国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基础。
关于阳国的起源,充满了神秘色彩。从历史资料和考古发现来看,其与东夷部落渊源颇深。东夷部族首领少昊的孙子咎繇生于曲阜,是偃姓始祖,这暗示着阳国先民或许早已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在商朝,甲骨文中就有“阳伯”的记载,表明阳国最初可能是商朝方国,且因御姓源自商汤,它很可能与商王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在商朝享有一定的政治地位。
然而,随着朝代更迭,阳国的命运也随之起伏。周武王伐纣后,东夷区域诸国对周王朝并不甘心臣服,阳国也卷入其中。周王朝历经三年才平定反叛,此后,阳国成为鲁国重点整治对象。鲁国以武力荡平阳国,改由姬姓子孙管理,虽允许阳人祭祀祖先,但御姓阳国自此变为姬姓阳国 。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阳国倔强地坚守着自己的独立,即便身处强大齐国的卧榻之侧,也拒不臣服。公元前660年,齐桓公终于忍无可忍,出兵灭掉阳国,将阳国国民整体迁徙到齐国腹地,阳国从此彻底融入齐民。阳国从周初立国到春秋初亡国,大约存在了三百余年,虽国祚不长,却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阳国故地不仅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还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这里曾出土青铜钺、青铜剑、铁剑、弩机等兵器,诉说着往昔战争的风云;1998年,对阳国故城西部砖埠镇西岳庄古墓的发掘更是震惊世人。主墓葬出土文物130余件,有彩绘陶器、青铜器、质地纯美的玉器、磨制细腻的骨器、保存完好的古代乐器“瑟”以及全国少见的祭祀用青铜器“匕”。主墓椁室四重棺椁的发现,在鲁中南地区尚属首次,墓内还有多位年轻女性殉葬以及大量马骨出土,这些丰富的出土文物和较高的墓葬规格,从侧面反映出当时阳国的富强。
阳国虽已消失,但它对后世的影响却深远悠长。阳国子孙以阳为氏,形成阳姓,春秋末年的阳虎,可能就是阳国后裔。阳都,这座昔日阳国的都城,在历史的长河中依然闪耀着光芒,从这里走出了诸葛亮和琅琊颜氏等众多历史名人 。诸葛亮,这位智慧的化身,他的诞生和少年生活都与阳都息息相关,诸葛家族作为当地名门望族,在阳都的滋养下,孕育出了这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而近在咫尺的常桑杭村,是琅琊颜氏的祖居地,颜氏家族在古阳都深厚文化底蕴的熏陶下,历代名人辈出,颜盛、颜含、颜之推、颜思鲁、颜延之、颜师伯、颜师古、颜真卿、颜杲卿等,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取得了卓越成就,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阳国,这个在历史长河中曾经闪耀的东夷诸侯国,虽已远去,但它的故事、它的文化,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我们对古代历史探索的道路,让我们得以一窥那段波澜壮阔、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岁月。
中原古民居保护志愿者团队发起人 金 鑫 2025年07月06日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