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7小时前
流言:吃鱼卡刺时,可以使用民间流传的“土方法”来解决,如喝醋、吞咽米饭、馒头等。
真相:鱼刺的主要成分是钙,可与醋中的醋酸发生反应,但想要用喝醋来软化鱼刺,效果甚微,因为醋在喉咙中只是短暂停留,作用时间不长,而醋中有效的醋酸成分很低,用其软化鱼刺需要长时间的浸泡。另外,醋容易刺激食道,如果食道被鱼刺划破产生伤口,喝醋反而容易进一步刺激伤口造成不适。
而吞咽食物反而会把鱼刺推得更深。一般情况下,大多数鱼刺都是卡在扁桃体、舌根处这些较浅的位置,而盲目吞咽食物,会将鱼刺推入咽喉深处,划破咽喉和食道,可能造成感染,如果鱼刺较大,甚至会直接穿透食道,造成穿孔。
食道被穿孔,容易引起局部脓肿,这些脓肿会压迫气管导致窒息,也可能牵连血管引起重症感染。食道附近还挨着主动脉,鱼刺划破食道后可能也会刺破主动脉,引起大出血。有些鱼刺还会进入胃部和小肠,引起胃穿孔和腹膜炎,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因此,吃鱼卡刺,千万不要自行盲目取刺,先保持镇定,确认是否真的被鱼刺卡住,排除因进食速度过快导致食物擦伤食道黏膜的假象。
如果鱼刺不太大,可以尝试用力咳嗽。很多情况下,细小的鱼刺是可以跟着气流脱落下来的。卡在较浅部位的小鱼刺,患者可以尝试对着镜子或者在亲友帮助下在扁桃体、扁桃体周围和舌根浅部寻找鱼刺,找到后可拿镊子取出。如果不小心被又大又硬的鱼刺卡住,且有强烈的刺痛感,或者感觉颈部、胸部刺痛明显,应该尽快就医。
来源:摘自2025年5月《每月“科学”流言榜》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