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5小时前
夏至过后没多久,太阳像烧红的烙铁悬在头顶。看着菜园里那些顶着“耐旱”标签的蔬菜长势喜人,你欣慰地松了口气:“耐旱的嘛,多晒晒更皮实!”殊不知,这个看似合理的想法,正悄悄把心爱的菜苗推向蔫萎的边缘。
大家在种菜的时候,一定要明白一个真相,耐旱不等于耐晒,尤其在夏至后的酷暑里,过度暴晒对它们而言,是一场温柔的“谋杀”。4种耐旱菜,夏至之后,长的再好也别光晒太阳了,晒完之后就焉了。
第一种:红薯
表面耐旱,根系发达,能深入土壤汲取深层水分。这一直都是人们心中的一个想法,但是其实强光紫外线,会直接灼伤宽大的叶片,边缘焦黄卷曲,失去光合作用能力。
当地表温度飙升(常超50℃),浅层根系被“烫伤”,水分吸收受阻。叶片为自保关闭气孔,光合效率暴跌,地下薯块停止膨大甚至“僵住”。
而且持续暴晒还会加速藤蔓纤维化,变得干硬脆弱。所以午后(11点-15点)用遮阳网(30%-50%遮光率)遮挡,或间种高秆作物(如玉米)提供侧方荫蔽。或者是用厚铺秸秆或稻草覆盖垄面,显著降低地温,减少蒸发都是不错的方法。
若土壤干燥发白,大家一定要选择凉爽傍晚浇透水,避免中午高温浇水“蒸根”。若已晒蔫:立即遮阴,傍晚浇透水并喷施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帮助恢复。焦枯严重叶片可适当剪除。
第二种:韭菜
表面耐旱,叶片窄,蒸腾量相对较小,根系有一定耐旱性。但是如果暴晒的话,叶尖枯黄(干尖病):强光高温加速叶片水分蒸发,根系供水跟不上,叶尖首当其冲失水枯死,逐渐向下蔓延,品质严重下降。
此外,持续胁迫下,韭菜停止分蘖和新叶生长,原有叶片加速纤维化,口感变硬变柴。而且植株衰弱时,蓟马、潜叶蝇等害虫更易爆发。
因此要避免大水漫灌,保持土壤微湿(手握成团,落地即散)。高温天可早晚小水勤浇,降低根际温度。
第三种:秋葵
表面耐旱,根系深,茎秆木质化程度高。如果暴晒的话,花蕾、幼果脱落,高温强光(尤其持续35℃以上)是秋葵落花落果的首要元凶!花粉活力骤降,授粉失败,幼果因水分养分供应不足而脱落。
此外,大叶片边缘易出现晒斑、焦枯、向内卷曲,光合面积锐减。此外,持续胁迫耗尽养分,植株提前结束生长周期,产量大减。
因此,一定要记住土壤需保持湿润(尤其盛果期),避免干旱。早晚凉爽时浇水,避开中午。
第四种:马齿苋
肉质茎叶储水能力强,极端干旱时会“假死”(枝叶萎蔫闭合)。而且在持续强光高温下,即使肉质茎叶也经不住疯狂蒸腾。长期“假死”状态消耗巨大,恢复后植株瘦弱,叶片变薄变小,口感变差。
为减少蒸腾,茎秆加速木质化,嫩梢变老变硬,失去食用价值。胁迫下易提早开花结籽,宣告生长周期结束。
提供半日照(如树荫下、遮阳网下)或避开午后强光,肉质茎叶更肥厚多汁,颜色更翠绿(而非发红老化),口感更嫩滑。若已晒蔫假死:移至阴凉处,浇透水,通常几小时即可恢复挺立。恢复后及时采收嫩梢,加强后续遮阴管理。
记住:耐旱≠耐烤!夏至后的烈日,是穿透“耐旱”标签的无形火焰。红薯的薯块在滚烫土壤中停止生长,秋葵的花果在烈日炙烤下悄然坠落,韭菜的鲜嫩在干渴中化为枯黄,马齿苋的肥美在假死中耗尽生机。智慧农人懂得,真正的呵护不是放任考验,而是在酷暑中撑起一片温柔的荫蔽。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