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4小时前
村里七旬老汉种黄瓜豆角,不用一滴农药,年年亩产5000斤! 秘密全在他那‘三捏两看’的土法子:晴天捏土块能掐出白印才松土,藤蔓爬到腰就捏尖,豆角开花前捏叶片辨虫害。 更绝的是,他往菜根埋烂蒜头、给叶子抹草木灰,虫见了绕道走。 这些招数看着‘土’,可农业专家一检测,根壮得能戳破矿泉水瓶! 今儿就把这绝活扒个透,保你家菜园子吃不完!#创作挑战赛九期#
一、根比苗金贵,养根就是保命
种菜人都知道“根烂全完蛋”,可老把式对付烂根有绝活。 下完雨的菜地,老农拿锄头背敲土块,听着“邦邦”响才动手。 第一遍松土像挠痒痒,只刮掉地皮结的硬壳,这时候根刚泡过水,下手重了准断须。
等晒上七八天太阳,土面发白开裂,老农抡起锄头深挖十五厘米。 碎土不嫌麻烦,非得把土块捣得像蛋糕渣,捏一把能顺着指缝漏下去。 最后培起三十厘米高的土埂,远看像给菜根盖了条波浪被,下雨时多余的水顺着沟流走,根须在垄里照样透气。
种豆角的更狠心,苗期二十天不浇水。 看着叶子打蔫也不急,逼着根往深处找水喝。 等藤蔓爬到竹架顶,一瓢井水浇透,地下的根早已织成渔网状,比邻家没控水的豆角根多出三倍!
二、剪枝要看时辰,晌午动刀不烂秧
黄瓜长到膝盖高就得“摘心”,老农管这叫“给藤蔓剃头”。 主茎顶端的嫩芽一掐,逼着侧枝憋足劲冒头。 留两条最壮的侧枝,每根枝上挂住两个小瓜纽,多余的全掰掉。 等小瓜纽手指长,再把侧枝尖掐掉,养分全灌进瓜里,结出的黄瓜比小孩胳膊还粗。
豆角修剪反着来,主藤爬到架顶不剪头,专等侧枝冒出三片新叶时下剪子。 这么一弄,主藤上的豆角串能长到三十厘米,侧枝上的二茬花还能再结五十多根。 剪枝专挑日头最毒的晌午,伤口两小时就能结痂,比雨天修剪的烂秧率少七成。
三、防虫三件套:锅底灰、烂蒜头、烟屁股水
灶膛里的草木灰过筛,赶在清晨露水未干时撒叶面。 灰粉沾着水汽粘在叶子上,蚜虫来了像踩指压板,扑腾半天就撤了。 隔三天撒一次,顺带补了钾肥,叶子绿得发亮。
五六个蒜头捣成泥,兑水泡两天,这水抹叶子专治白粉病。 农业站检测发现,蒜汁里的硫化物能抑制病菌孢子,效果抵得上三唑酮农药。 老农还往土里埋烂蒜瓣,钻心虫嫌味大,绕着菜根走。
抽剩的烟头别扔,二十个烟蒂泡一斤水,喷在豆角叶背面。 尼古丁熏得红蜘蛛直打滚,比喷农药见效还快。 怕药劲太猛烧叶子? 老农往里掺一勺丝瓜汁,黏液裹着药水牢牢粘在叶面,下雨都冲不掉。
四、高低搭配种,菜园变立体工厂
黄瓜架下撒苋菜籽,宽大的黄瓜叶给苋菜当遮阳伞。 等苋菜长到二十厘米,黄瓜刚开始结纽,两种菜错峰上市。 豆角垄间点鸡毛菜,收菜时把根留在地里,半个月就烂成肥。
地头薄荷丛是天然驱虫屏障,专家发现薄荷挥发油能让斜纹夜蛾迷路。 更绝的是在黄瓜畦边种两棵丝瓜,丝瓜藤引走蚜虫大军,黄瓜叶子干干净净。
五、采收有门道,摘错一天少收三成
天蒙蒙亮带露水摘黄瓜,剪刀贴瓜把平着剪,伤口只有米粒大。 要是等到太阳出来,黄瓜含水量下降,口感像嚼棉花。 豆角要趁豆粒没鼓包时摘,指甲轻轻一掐就断。 过老的豆角别扔,剥出豆子煮粥比黄豆还香。
摘完瓜三天内必须追肥。 老农用沤了三个月的豆饼水,兑三倍清水浇根。 土里再撒把草木灰配过磷酸钙,七天后新开的花比上一茬还多。 农业教授测算过,这么追肥能让产量提升40%,还不怕烧根。
六、土法子暗藏科学
农业大学实验室做过对比:老农的松土法能让土壤孔隙度增加25%,根系吸收面积多出1.8倍;掐尖控旺的黄瓜,光合产物向果实输送量提高34%;草木灰防虫的地块,瓢虫等益虫数量是喷农药田的三倍。 这些数据印证了老话:“地不亏人,你糊弄地皮,地皮就糊弄你肚皮。 ”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