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4小时前
#今日小暑2025##创作挑战赛九期##顶端2025夏日创作季#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通常出现在公历7月6日至8日之间,标志着夏季的深入和盛夏的开始。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05°,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高温多湿的“伏天”,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气候特点是气温升高、降水增多,雷暴频繁。
二、传统习俗
食新(尝新米)
南方地区在小暑后收割新稻,煮饭祭祀祖先,寓意感恩丰收;北方则有头伏吃饺子的习俗,饺子形似元宝,象征“福气”,且能开胃解暑。
晒伏
农历六月初六为“晒衣节”,家家户户晾晒衣物、书画以防霉蛀,称为“晒红绿”。
吃藕与黄鳝
藕清热养血,适合夏季炖煮;黄鳝在小暑前后最为肥美,有“小暑黄鳝赛人参”之说。
三、养生重点
避暑防湿
避免正午高温时段外出,空调温度控制在26℃左右,出汗后及时补水但忌贪凉饮冷。
饮食宜清淡,多食冬瓜、苦瓜、绿豆等利湿食材,少食油腻。
养心健脾
夏季心火易旺,可通过冥想、品茶等方式静心;脾喜燥恶湿,可食用山药、薏米等健脾食物。
适度运动
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避免剧烈出汗耗气伤阴。
四、文化意境
小暑与荷花紧密关联,农历六月被称为“荷月”,赏荷成为文人雅士的消暑雅事。杨万里《夏夜追凉》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即描绘了小暑夜的静谧与清凉。此外,晒书、晒衣的习俗也体现了古人顺应天时的生活智慧。
五、相关诗词
《小暑六月节》(唐·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小暑虽热,却孕育着秋收的希望。正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言:“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此时顺应自然规律调整生活,方能安然度夏。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