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壹点客户端4小时前
文/张福献
父亲没了。
父亲遭遇了一场意外的车祸。那天,父亲骑着自行车,前梁上坐着年仅五岁的他,行驶在绿柳成荫的河堤上。一辆送货的大车迎面驶来,司机刹车失灵了。就在撞车的一瞬间,父亲用双脚撑住地面,腾出手来,一把抱起他,猛地扔向了路边的水沟……父亲被货车碾压得血肉模糊,他也昏了过去。
再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三天后了。他的腰部被一块坚硬的石头硌了一下,下肢失去了知觉,他的腿从此就瘫痪了……他吃力地睁开眼睛,眼前是一片雪白,唯有手中紧握的那支柳笛还是绿色的,他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呢。
他看着手中的柳笛,意识渐渐地清醒了,他回忆了起来。那天是早春时节,父亲带他到村边的河堤上玩耍。堤上清风习习,习习的清风曳动着柔长的柳丝,柳丝拂着河堤,在风中曳舞不止。父亲斜卧在垂柳树下,教身边的他朗诵古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河堤上回荡着他稚嫩的声音,琅琅的读书声在空气里飘荡着,渐渐地飘逝在烟波浩渺的河面上。
父亲是大队里的小学教师,用社员们的话来说,他是大队里唯一吃“国粮”的人,端的是“铁饭碗”。他崇拜父亲,父亲能背诵许许多多的唐诗宋词,而且还会做很多手工的玩具,包括那支翠绿的柳笛。
父亲从地上站起来,掐下一根柳条儿,柳条儿柔柔的,父亲用随手携带的小刀截下一段柳枝,用手拧下翠绿的树皮来,再用小刀刻下一端窄窄的绿皮,放进嘴里去吹,河堤上便响起了呜呜咽咽的清脆柳笛声……
母亲不想改嫁,她放心不下年迈的公公婆婆,父亲是爷爷奶奶的独子。可父亲去世后,生产队长有事没事地总爱往母亲身边凑。黑漆漆的暗夜里,他也总会被门外敲窗户的声音惊醒。母亲坐在黑暗中,手中握着一把寒光粼粼的菜刀,浑身上下都在瑟瑟发抖……
没有办法的母亲最后还是改嫁了。她嫁进了邻村,把他撇在了爷爷奶奶身边——那个男人不肯要一个“拖油瓶”儿子,更何况他还是个瘫子。母亲常常回来看他,带给他一两块煮熟的红芋,或是一两根熟玉米棒子。母亲用轮椅推着他,让他在院子中晒太阳,停下来的时候,她会抚摸着他瘦骨嶙峋的身体,眼窝里闪烁着盈盈泪光。之后,一滴泪,便顺着她的腮际滑落下来。
又到春天了,外面的天气一天天暖和起来,窗外鸟语花香,春天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他。河堤、柳笛、父亲……他的思维活跃起来。他转动着轮椅的车轮,出了屋门,出了院落,“走”在弯弯曲曲的街道上。好清新的空气,好清新的感觉!三年了,整整三年了,三年里他都没有在大街上走动了。
他沿着记忆中熟悉的那条小路,慢慢地爬上了河堤。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站”在了那片“醉春烟”的“拂堤杨柳”下,仿佛柳树下还残存着父亲的体温。他的心里暖融融的,有些心旷神怡了。
他伸出手来,用力扯下一根柳条,想要把它掐断,做成一支柳笛。父亲教他的方法,他还记得。柳条儿有些顽固,他用力去扯,却没防备轮椅倒退了几步后,竟一下子跌进了河水里。
完了,完了!他的脑海里一片空白。呛了几口水后,他仍在奋力地扎整着,用力地探着身子,腿部泡在冰冷的水里,竟有了些凛凛的寒意感,可他并没有意识到。他拼命地挣扎着,想要攫取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又呛了一口水,他急了,一用力,竟然从水里站了起来——不可思议!他的腿居然能够行动自如了。
几天后——也就是清明节那天,他用地板车拉着爷爷,去了父亲的墓前,他要告诉父亲:他的腿疾好了。他站在父亲荒草萋萋的墓地里,吹响了手中的柳笛。
壹点号 张慧峰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