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羊城派4小时前
7月7日凌晨,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海上搜救中心接报,在小漠国际物流港以南30海里左右,一艘巴拿马籍集装箱船“CHANG SHENG JI XX”上一名船员突发急性腹痛,疼痛难忍,情况危急,急需上岸就医。面对台风“丹娜丝”带来的恶劣海况和紧迫时间,深汕特别合作区海上搜救中心迅速协调海事、边检、应急、医疗等部门,展开一场争分夺秒的海上生命救援行动,历时3小时成功完成救援。
受台风“丹娜丝”影响,事发海域风高浪急,船舶颠簸剧烈,救援难度极大。深汕特别合作区海上搜救中心接警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一方面通过甚高频(VHF)与船方保持实时联系,精准核实船位、船员病情及船舶载货情况;另一方面紧急会商研判,制定“拖轮转运+岸基接力”的救援方案,协调深汕海巡执法大队派出执法人员跟随“厦港拖五号”前往锚地救援,并协调边检、卫健等部门做好接应准备。
为争取最佳救治时间,深汕特别合作区海上搜救中心提前将船员信息通报边检部门,确保靠泊即办入境手续;同时协调小漠镇卫生院派出救护车及医护人员在码头待命,并调度小漠国际物流港调整泊位计划,保障拖轮优先靠泊。凌晨四点五分,“厦港拖五号”顺利靠泊小漠国际物流港码头,将患病船员安全转运至救护车送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据了解,该患病船员当前正接受治疗,无生命危险。
此次救援行动充分展现了深汕特别合作区海上搜救中心的高效指挥和多部门协同作战能力,在恶劣海况下为外籍船员开辟了一条“生命通道”,彰显了海上救援的“深汕速度”与人文关怀。
文、图 | 记者 李晓雨 通讯员 庄嘉林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