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客户端2小时前
近日,一则由深圳医疗科技企业发布的临床脑机接口博士后研究员招聘公告引发关注,该职位聚焦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在运动康复与语音重建领域的应用,标志着深圳在神经医学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的前沿探索迈入新阶段。
体验者在市二院穿戴“脑机接口上肢主动健康系统”,尝试用意念控制手部动作。
作为创新之都,深圳将脑机接口列为未来五年重点布局的颠覆性技术领域之一。脑机接口技术,简单地说,就是“读懂大脑”的技术,随着医疗、通信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提升,近年来脑机接口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植入式脑机接口已进入临床转化加速期。在深圳,脑机接口技术也同步迈入临床验证和应用探索的新阶段,让瘫患者“行走”、让失语者“说话”……这样科幻场景已逐渐照入现实。
6月,在市卫生健康委支持下,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脑机接口临床评估与转化中心暨脑机接口临床研究病房”挂牌成立,打造专注脑机接口技术临床研究的专用平台,集中专业的医疗团队与患者资源,促进科研向实际应用的转化,为脑机接口技术的临床验证和应用探索提供标准化平台。
发布该招聘公告的企业——深圳微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医疗级植入式无线脑机接口全栈技术研发的专精特新企业,其生产的脑机接口电极厚度只有头发丝的十分之一,已掌握微创植入式脑机接口全链条自主技术,在高密度柔性电极、神经电生理专用芯片等底层技术上,实现从0到1的突破,完成基于高密度柔性电极和专用芯片的全植入体工程样机。
公告显示,此次招聘博士后研究员的工作地点是深圳二院。作为广东省高水平医院,该院将脑机接口技术列为重点攻关方向,与北京天坛医院、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蒙特利尔神经研究所及清华神经调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紧密合作,在脑机接口领域已累计开展超过500例相关手术,涵盖帕金森、癫痫、抑郁、阿尔茨海默症意识障碍等多种功能性脑疾病 ,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具备持续大规模临床验证能力的医疗机构之一。
临床脑机接口博士后研究员正是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的关键。该职位要求已获得或即将获得计算机科学、计算神经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或密切相关领域博士学位的人士,入职后将深度参与“从芯片设计到临床应用”的全链条研究,重点突破高精度神经信号采集、实时解码算法优化等核心技术瓶颈。
同时,招聘要求透露出深圳对脑机接口人才的核心期待,须兼具计算机科学(信号处理、机器学习)、计算神经生物学(神经编码机制)与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实验设计)交叉背景。岗位职责涵盖实验范式设计、神经电生理数据采集(微电极阵列、EEG/ECoG)、机器学习模型构建等全流程,尤其强调“实时BMI系统开发”“运动伪迹去除算法”等前沿技术能力。
“我们希望候选人不仅掌握理论框架,更要具备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圳二院相关负责人指出,深圳正探索“神经外科 - 康复医学 - 人工智能”团队协作模式,例如通过可穿戴设备采集癫痫患者脑电信号,结合AI预测发作风险;利用运动皮层信号解码技术,帮助中风患者重建肢体控制能力。
采写:南都记者 韩成良 通讯员 深卫信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