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5小时前
#城市文旅我来说# #创作挑战赛九期# #2025新星计划1期# #信阳鸡公山景区# 如果不读诗,何以识山河
如果不读诗,即便踏遍名山大川、看过奇峰峻岭,也不过是在天地画卷前走马观花的看客。仰望云雾缭绕的山峦,别人心中涌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于巍峨中读懂攀登的意义,你却只惊叹山势险峻、路径难行;俯瞰山谷间的溪流,别人轻诵"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阔,又能品出"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的悠然,你却只留意水势湍急,让畏惧占据心头。山河处处皆诗意,缺了诗词的点睛,便只剩浮光掠影的空泛。
为何要在诗词中领略山河?登至山巅,当第一缕晨曦穿透云海,"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你望见的不仅是云卷云舒,更是登高望远中藏着的格局;"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每块脚下的岩石都在诉说坚持的价值,那是藏在巅峰里的人生哲思。
行至谷底,当清泉在乱石间叮咚流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清幽中藏着自然最本真的韵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流水里浸着对时光的感悟,那是静谧中对生命的思考;"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曲折的溪径里,藏着前路对探索的回馈。
若与诗词中的山河智慧失之交臂,面对峭壁,别人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激励自我,你却只畏惧攀登的艰难;途经幽谷,别人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体味宁静,你却只抱怨前路的孤寂。没有诗词,山河不过是沉默的风景,有了诗的映照,方能透过山石草木的表象,读懂自然造化中的生存法则,领悟天地运行的永恒之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对局限的认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
诗词是描摹山河的笔墨。远望青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藏着视角的妙趣;近观流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对本质的探寻;身处林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是对当下的沉醉。若缺失诗词的滋养,我们对山河的感知便失了灵秀与深邃,只剩麻木的观望。
唯有在诗词的意境里游走,方能让眼前的山川融入千年的咏叹,让心中的震撼化作对自然的敬畏,让山河的壮美沉淀为内心的豁达。如此,我们不再是被风景打动的路人,而是与千古诗人共赏天地的知音,让诗词中的山河,在每个热爱自然的灵魂里,永远鲜活、永远壮阔。
鸡公山的云雾,是天地挥洒的诗篇
鸡公山的云雾,从不是普通的水汽。它萦绕在大别山的余脉间,百年风雨在它的流转中写满意境,每一缕薄雾都藏着山河的密码。清晨时,雾气从山谷间漫溢开来,带着"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朦胧,不与朝阳争辉,只轻轻在山峦间游走,像极了灵动的舞者,静待晨光的邀约。
午后时,这片山的云雾便成了天地间最变幻的景致。万千云絮被风揉成轻纱,从峰顶到谷底,铺就一条通往仙境深处的回廊。阳光穿过云层,每缕光线都在跳跃,如"日照香炉生紫烟"的奇幻,却比烟雾多了几分灵动;风起时,云雾翻涌奔腾,似"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迈,又藏着"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自在。驻足山间,仿佛能听见千年云雾在耳畔轻吟。
它记得百年前中西建筑初现时的那个清晨。传教士们踏着晨雾登山,图纸上的线条带着憧憬,却把文化的交融画得清晰。云雾默默流动,用轻柔的身姿为这片土地蒙上层神秘的面纱,像"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娇羞,在变革中藏起包容的胸怀。如今山间的老别墅还留着当年的窗棂,那不是旧物,是与岁月对话的见证,指尖触碰时,仿佛能摸到那段开放却厚重的时光。
它看过世代山民的生活画卷。春耕时,看农人牵着耕牛从雾中走过,把汗水洒进泥土;秋收后,看山货在云雾里晾晒,香气漫过整个山谷;寒冬里,看猎户的炊烟在林间升起,把温暖的气息织进雾霭。它像"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智者,不喧哗,却把山间生活的质朴都收进眼底,让每一次云卷云舒都浸着人间烟火的气息。
如今游人络绎不绝,在变幻的云雾中拍照打卡。有人惊叹于它的神奇,却读不懂每缕雾气里藏着的自然灵性;有人沉醉于它的缥缈,却悟不透这变幻背后经历过多少风雨的洗礼。这片山的云雾啊,本就是一部流动的诗篇——看它晴雨间瞬息万变,便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奇妙;看它包容中西建筑于一体,便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看它年复一年笼罩山峦,便悟"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永恒。
黄昏时,当最后一缕阳光隐入云层,暮色会为群山披上沉静的外衣。这时的云雾褪去所有斑斓,在暮色中愈发柔和,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悠远,在寂静中孕育着下一个黎明。它知道,自己早已不是孤立的存在,脚下的土地里藏着无数人的足迹,头顶的天空上悬着亘古不变的星辰,而它,就是连接自然与人文的纽带。
鸡公山的云雾,早已把自己活成了一首关于山河的诗。不必刻意解读,只需静静站在它的怀抱里,看云雾在山峦间流淌的曼妙身姿,听风雨穿过林间的沙沙声响,便会懂得:所谓灵动,不过是在岁月变迁中始终自在;所谓包容,不过是把故事藏进云雾,让后来者在凝望时,能读懂山河里的智慧与深情。这片山的云雾,用百年的流转告诉我们,最动人的意境,从来都飘荡在山谷之间,书写在天地里。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