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6小时前
连日来,北京持续出现高湿闷热天气,提前进入“桑拿天”。在顺义区龙湖御湖境一期小区各楼道间,紧张忙碌的电力工人们一个个大汗淋漓。在狭窄的楼道空间内,电力工作人员或半蹲或踮脚,仔细核对线路接口,将新电表平稳固定在电表箱内,为800余户居民开展装表接电、采集调试等工作。
“终于从物业那里得到消息,小区的临电就要换成正式电,这下三伏天用电放心了。”家住顺义区龙湖御湖境小区14号楼的王先生说起这个好消息,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龙湖御湖境一期项目是新建住宅,2024年底开发商在小区仍使用临时电源情况下向业主交房,陆续有住户开始装修入住。由于一直使用临时电源,居民们心里一直有疙瘩,家中用电也不踏实。国网北京顺义供电公司和属地政府积极督促开发商加快正式电接入进度,尽快完成送电流程。预计该小区将于7月10日完成正式电接入,彻底解决居民临时用电难题。
位于朝阳地区的保利·锦上一期小区“临代正”用电治理也迈出了关键一步,已经于7月1日完成高压部分供电改造,预计将于本月下旬完成低压部分的供电改造。届时,该小区将正式接入市政电网,在此居住的300余户居民将摆脱11个月的“临时用电”困扰,用上更加稳定、可靠的正式电。
据了解,保利·锦上一期为2024年8月交房的新建住宅小区,由于小区开发商在尚未完成正式电源建设的情况下,将施工临时电源用于居民供电,导致小区居民用电问题频发。为有效解决小区居民安全用电问题,国网北京朝阳供电公司主动协调属地乡镇有关部门,督促小区开发商加快推进电力建设进度,。同时,针对小区正式电送电项目开通“绿色通道”,结合工程进度倒排送电计划,随工程进度同步验收、送电,进一步压缩送电时间,力求尽快保障居民安全可靠用电。
据了解,“临代正”小区是指开发商未建设永久供电设施,使用建设施工临时电源为居民供电的小区。由于临时电源供电容量、可靠性都相对较低,度夏用电高峰期难以满足居民用电需求。
“‘临代正’小区的供用电设施产权归属较为复杂,且不属于电力公司。国网北京电力高度重视民生供电服务工作,积极协助政府部门、建设单位和物业公司等各方,加快实施配套电力设施改造工作。2025年上半年,已经完成了东城区京香福苑、丰台区珠江御景、房山区世界名园和海悦城4个小区的正式电改造,涉及居民4422户。”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营销部主任宋鹏介绍。
解决“临代正”小区民生用电痛点,事关百姓民生福祉。近年来,按照“政府主导、客户主体、电力主动”的原则,国网北京电力深入调研“临代正”小区现状,联合政府相关部门研究明确改造模式,全力推进小区施工改造工作。通过组建工作专班,统筹建立小区改造台账,明确“日跟踪、周调度、月点评”工作机制,协同各方力量,共同推进小区开发建设,督促产权单位实施小区永久供电方案。
自2024年至今,全市51个“临代正”小区已累计完成16个小区的正式电改造,为1.31万户居民解决了急难愁盼的用电问题,主要涉及东城、西城、朝阳、丰台、昌平、房山等区,实现了小区居民从“用上电”向“用好电”的转变。国网北京电力将配合相关各方,加快推进剩余“临代正”小区的改造工作。
在今年度夏前,国网北京电力梳理排查了“临代正”小区用电情况,明确小区隐患情况、联系信息、电力应急抢修单位等关键信息,主动突破产权界限,按照“一小区一方案”,逐户制定保障方案及应急预案。度夏用电高峰期间,该公司“一对一”服务35个“临代正”小区,延伸开展用电安全隐患排查,实现服务、通知、报告、督导“四到位”。对“临代正”小区电力设施进行24小时负荷监测,并组织抢修队伍与物业建立“双值班”制度,提前预置发电车至重点区域,确保突发情况下能快速开展应急供电。
据了解,2007年,北京市出台《新建商品住宅小区住宅与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同步交付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要求居民小区在正式用电投运验收后方可办理入住。2018年,国家发布《居民住宅小区电力配置规范》,同样规定新建居民住宅小区不应使用施工用临时配电设施供电。2024年,北京市住建委等9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建设工程联合验收工作的通知》,明确施工许可证中含居住建筑的工程应采用整体联合验收方式,即需开展包括电力验收在内的13个联合验收专项事项。
国网北京电力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并推动解决“临代正”小区问题,相关开发建设单位应切实承担主体责任,严格执行新建工程联合验收制度,确保永久供电设施同步建设到位,避免新增“临代正”小区问题发生。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